在一次髗骶骨治療中,我與一位年輕人占美建立了深刻的連結,見證療癒的經歷令我感動萬分。
當我以「愛的專注力(Love attention)」調頻到他的身體時,我感受到他心臟的上半部處於僵硬狀態,失去了原本自然流動的節奏。周圍的組織緊繃腫脹,彷彿在某個驚嚇瞬間被凍結了。
我的直覺告訴我,他的心正收藏著一份深沉的哀傷,一種默默回響的恐懼,如同對心臟病的驚嚇仍保留在體內。我輕聲問他:「你曾親眼見過至親經歷心臟病嗎?」他點點頭,說道:「兩年前,我親眼見到爸爸心臟病發。」他補充說,那次之後,他感受到與爸爸前所未有的深層連結,愛也變得更深刻。可惜的是,父親最終離開了人世。他接著提到,原來他的爺爺也同樣因心臟病過身。
於是我邀請他試著對爸爸,甚至對祖先,包括爺爺,說出收在心底的話——說出愛、哀傷與遺憾。這是為身體好好說話,容許自己全然地感受與表達,轉化壓抑的能量。
我對他和他的心說:
「我們可以用千百種方式,把一個人放在心中;不一定需要以經歷他們的疾痛,或者代替他們承受,去記住他們。」
這樣的「記住」我在治療中看見的並不陌生。我們很多人都會在無意識中以此方式哀悼親人:在親人過身後,透過身體、情緒或行為,去「重演」我們摯愛之人的經歷──可能是他們的走路姿態、說話語氣、喜好習慣、小動作、甚至是疾病模式等,藉此讓自己與他們更接近,感覺「我中有他,他中有我」,仿似重未分離。
但當這些重演缺乏覺察,它也可能讓創傷在代與代之間不斷延續,無聲地傳承下去。
在這次療癒過程中,占美溫柔地釋放了身體中深埋的創傷能量,並開始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不再透過痛苦去記住父親,而是以愛來懷念他。
這就是覺察的力量,這就是療癒的開始。
********************
簡介:Cherry Cheng是英國註冊的髗骶骨治療師(UK RCST)、英國註冊社工。曾在英國及香港擔任資深家庭服務社工及輔導員,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現時,她於英國開設診所,專注於治療各類痛症及身心困擾,同時積極走入社區,舉辦多場身心靈療癒工作坊,致力提升大眾對整全健康的關注。她的核心理念圍繞「自愛」(Self-Love),希望透過療癒與教育,幫助人們學會減輕壓力與疼痛,提升身體與心理的平衡。她衷心祝願每位讀者都能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珍惜自己,實踐自助自愛,共同邁向更健康、更和諧的生活。
Website: Cherrycst.co.uk
IG @cst_cherry_cheung
FB @cstcherrycheung
********************
《髗骶骨治療.自愛與自療文集》專欄系列之前其他文章,請到《追新聞》網站瀏覽:https://thechasernews.co.uk/t/髗骶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