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日前公佈「十五五規劃」的建議內容,提到要「加快先進戰鬥力建設」,包括「壯大戰略威懾力量」。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中方正在重啟新疆的羅布泊核試場,包括建設進行地下核試的新隧道,預料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核試。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在「特習會」前宣佈,已指示國防部立即重啟核武器測試,以回應其他國家。
《紐約時報》報道指衞星圖像顯示,中國相信正在重啟新疆羅布泊核試場的建設工程,包括地下隧道,預料是供地下核試之用。報道指中共建政後,1964年進行首次核試,前後進行了大約45次核試,在1996年簽署《全面禁止核試條約》後就再無進行核試。不過,跟美國一樣,中國雖然簽署了條約,但並未正式批准條約,而且跟其他擁有核武國家一樣繼續進行「亞臨界核試驗」(sub-critical tests),檢測和測試核彈頭,但不會引發核爆炸。
習近平上台後不斷加強核武力量
報道指自從習近平上台後,中國不斷擴大其核武力量,據美國專家今年較早時估計,中國目前擁有大約600枚核彈頭,大部份可用於陸基導彈。雖然數目仍遠少於美國與俄羅斯擁有數千枚核彈頭的規模,但特朗普日前宣佈美方重啟核試時就透露,預計中國的核彈頭數目在五年內就會趕上來。事實上,中共官媒新華社在周二(28日)發表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之中,在講述中共建軍一百年的目標時,就提到要「加快先進戰鬥力建設」、「壯大戰略威懾力量」,以「維護全球戰略平衡和穩定」。
北京在今年9月舉行九三大閱兵,向全球展示其軍事實力。報道引述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林柏州指,習近平透過該次閱兵展現中國日趨成熟的「核三位一體」能力,包括陸、海、空三個維度對敵方實施核打擊的能力,相信中國的核武擴張步伐會持續推進,不會受特朗普宣佈恢復核試所影響。
《紐時》指特朗普核試決定或受普京刺激
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發文宣佈重啟核試時,形容是別無選擇,要回應其他國家的核試計劃。雖然他並無點名,但矛頭明顯是指向俄羅斯及中國。《紐時》則認為,特朗普的說法可能是受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刺激,因為普京今個星期初宣佈,俄羅斯已成功試射了可攜帶核彈頭的「9M370海燕式」(9M370 Burevestnik)新型核動力巡航飛彈,雖然無進行核爆,但俄方揚言該型導彈具核打擊能力,可避開所有防禦系統。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核武專家潘達(Ankit Panda)相信,如美方重啟核試,估計需要大約18個月在內華達州準備試驗場地。美國對上一次核試在1992年9月23日。現時全球核彈頭有約12,331枚,美國佔3,700枚(總計5,177枚),而擁有最多核武的俄羅斯,其軍事儲備估計約4,477枚(總計約5,889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