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文字大小Aa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離散・港情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A1兩岸編輯推介

中國「戰狼」語調史無前例 強度超越歷次釣魚島風波

追光者報道
2025 年 11 月 22 日
分享
12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中日關係再陷低谷,高市早苗涉台言論引北京強烈反彈,與以往因釣魚島等歷史問題所引發的中日風波比較,此次中國官方乃至官媒用詞更激烈、更粗鄙。中國外交部及官媒連日炮轟,語言之激烈極為罕見,《解放軍報》更威脅指日方若介入台海,全日本國土均淪為戰場的評論,官媒甚至用上粗鄙字眼如「滿嘴糞言」及「毒苗」等,遠超以往釣魚島爭端時的調門。

而此次風波,直接涉及台海問題的中國核心利益,且為日本首相首次明確表態介入,導致北京認為直搗「紅線」,反應更趨強硬,成為中日兩國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大危機。

中國官媒攻擊逐日升級

高市早苗在11月7日發表有關台灣的言論後,中國官方傳媒隨即定性為「粗暴干涉內政」、「企圖侵略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譴責高市言論「極其錯誤、危險且挑釁」,要求立即撤回並道歉,否則「承擔一切後果」。官媒如《人民日報》及央視更直指高市為「軍國主義復辟」推手,部分評論甚至用「撒泡尿照照自己」等俚俗語言嘲諷,暗指日本「不自量力」。 相比之下,過往中日緊張多圍繞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的主權爭議,中國官方及媒體用詞雖強烈,但多停留在外交抗議及民族主義、歷史反思層面,少見如此個人化及粗魯攻擊,甚至上升至「軍國主義復辟」「侵華」的扣帽定性。

回顧1996年因日本右翼擬在釣魚島興建燈塔而激起的全球華人保釣運動,當時香港及台灣保釣人士登島,日本驅離後,北京僅發出「嚴正抗議」的譴責,外交部指日本「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官媒如新華社強調「釣魚島自古屬中國」,但未見大規模的粗鄙語言。時任外交部長錢其琛在會見日方時,僅要求日本「克制」,整體調子相對溫和,旨在維持中日關係大局。

以往釣魚島事件中方少用粗鄙語言

至2010年中日船隻碰撞事件,一艘中國漁船在釣魚島附近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艇相撞,日本扣押船長後,北京暫停稀土出口作為反制。中國外交部譴責日本「非法扣押」,官媒如央視及《環球時報》批評日本「挑釁行為」,呼籲「堅決捍衛主權」。全國多地爆發反日示威,示威者焚燒日本國旗及砸毀日系車,但官方媒體語言多為「強烈譴責」及「嚴重抗議」,未見針對日本領導人個人的粗鄙攻擊。事件最終以日本釋放船長收場,北京視之為外交勝利。

2012年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時,反應更激烈,全國逾百城市爆發反日示威,示威者包圍日本使領館、焚燒日資店鋪,北京默許但後來控制示威。外交部指日本「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官媒如《人民日報》社論稱「絕不容忍」,《環球時報》更直指日本「竊取中國領土」,語言充滿民族主義色彩,如「不忘國恥」及「捍衛尊嚴」。示威導致日企損失慘重,北京亦暫停高層交往,但用詞仍以「嚴厲譴責」及「堅決反對」為主,少有粗魯俚語,焦點在領土爭端而非個人攻擊。 

這次中方反應迅猛「戰狼」極速上陣

此次2025年中日風波不同以往,北京反應迅猛且多層面:不僅發布赴日旅行警示、取消商務活動,還動用軍媒如《解放軍報》警告日本若介入台海「走上不歸路」,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更在X平台發文暗指「斬首」高市,雖後刪除但已引發日方抗議。

中日雙方周二在北京磋商,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會面後,劉直言「不滿意」,氣氛嚴肅。事件已波及股市及旅遊,日本旅遊股暴跌,中國航班取消近50萬張訂單。G20峰會本周舉行,高市與李強會晤機會渺茫,外界憂慮若無緩和,衝突或延續數年,影響東亞地區穩定。

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分析指,北京此番復興「戰狼外交」,語言更具威脅性,遠超釣魚島事件時的「外交抗議」框架,完全滑向准戰爭狀態的全方位反制,恐導致經濟報復升級,如限制稀土出口或抵制日貨等交惡行為。

相關新聞

  • 不是短評 |高市早苗「台海」強硬言論無彎轉   反映日本人對「永遠反省」的集體厭倦?
    2025 年 11 月 18
  • 中日關係時晴時雨 但這次為何不一樣?
    2025 年 11 月 18
  • 濤釋世界|外交戰狼為一己私利騎劫外交政策
    2025 年 11 月 17
標籤:中日關係毛寧解放軍報釣魚島高市早苗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珠海一月兩宗持刀傷人 公共安全再受關注
下一篇 特稿|加拿大小鎮居民集會聲援黎智英   鎮長稱讚黎酒店業務振興當地經濟

編輯推介

圖解DATA︱英國大規模改革庇護政策 20年永居等待期成歐洲之最 香港抗爭者受影響
2025 年 11 月 23 日
內政部回覆確認:新入息要求和B2水平適用於BN(O)港人 港人組織:極憂慮
2025 年 11 月 22 日
來論|《武士生死鬥》:明治維新下的武士末路(林兆彬 )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採訪手記|3小時4度致電英國內政部 記者如何在迷霧裏覓答案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圍爐啊喂|加拿大溫哥華陳橋新聞攝影展     英國雷丁《十年》十周年電影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倫敦開放心靈講座第六講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最多瀏覽

京城外望|明報已故老闆張曉卿不慎捲入中共高層權鬥
2025 年 11 月 22 日
那些我在英國遇到的香港人|那個公開自己拍拖的男生(泰來)
2025 年 11 月 22 日
美國逼烏克蘭接受「和平」方案   否則切斷情報共享及武器供應
2025 年 11 月 22 日
中國動用上百民用渡輪與貨船參與侵台演習 路透:規模或超諾曼第登陸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銅鑼灣書店事件10年|林榮基專訪 異鄉癌症復發 繼續賣書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A1編輯推介

英揆據報將批中國「超級大使館」規劃 居民組織擬入稟法院阻止

2025 年 11 月 22 日
兩岸國際

中日交鋒|高市早苗稱立場堅定未變 美國務院對美日同盟承諾堅定不移

2025 年 11 月 21 日
Money Discord編輯推介

Money Discord|中、日對撞最大受害者為香港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