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文字大小Aa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離散・港情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專欄港聞編輯推介評論

京城外望|立法會選舉越「完善」越假

程翔
2025 年 11 月 26 日
分享
33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京城外望|立法會選舉越「完善」越假 (作者:程翔)

第八屆香港立法會選舉將於今年12月7日舉行,目前共有161名候選人爭奪90個席位,整體來說不足2個候選人爭奪1個席位(地區直選的比例較大),差額比例極小,競爭性嚴重不足。

 中共在2021年3月11日通過《全國人大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收緊香港選舉制度。接着香港政府立即制定《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於5月31日刊憲生效。隨即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是在所謂「完善」後的第一次(2021年),第二次就是今年。筆者的感覺是,選舉法越「完善」,選舉本身就越假。

 中共要「完善」香港立法會選舉法的原因,是要:一,奪回香港的管治權;二,落實「愛國者治港」(廣義的親中人士)原則,及三,選出令中央放心的人選(實際就是中共屬意的候選人)。從「完善」後的第一、二屆立法會選舉情況看,我們看看它是如何達至以上的目標。

 第一屆:徹底消滅民主派。「完善」後的第一屆是要徹底消滅民主派,但為了要塑造立法會是「五光十色」 [1] 而不是「清一色」的假像,不斷催谷民主派人士參選,甚至語出威脅謂如果民主黨不參選就是「死路一條」[2]。但實質在90席的立法會中僅僅提供一個席位給親共的「民主派」候選人狄志遠聊作點綴。所以,所謂「五光十色」的選舉本身就是「假」。

 第二屆:消滅民主派後就輪到清 洗建制派。這一次是要剷除建制派內部不夠忠貞(例如謝偉俊)或背景存疑(例如容海恩)的原有親共議員[3],改而塞入中共長期培養的年青支持者,使得本屆立法會議員將成為「清一色」的中共育成者。所以這屆「選舉」就破天荒地出現38個原議員集體「請辭」(超過全部90個議席的三分之一)的罕見局面。這種「消滅了敵人就輪到整肅自己人」的過橋抽板的做法,歷史上早已有之:中共在奪得全國政權之後,就上演了一場「就地消化、逐步淘汰」[4]的劇碼:以「老解放區幹部」(即中共信任的人)取代「新解放區幹部」(即被視為雖然親共但忠誠度尚成疑的人)。

 第一屆消滅民主派的武器是揮動「愛國愛港」的旗號,從政治立場分敵我,給人一種錯覺是「無可厚非」。第二屆清洗建制派,就不能繼續用「愛國愛港」的藉口(因為大家都屬建制派),因而就定出新的審查標準:即所謂「八個更加」:

愛國愛港立場更加堅定、

為港為民服務更加熱誠

更加勤勉努力工作、

更加善於履職盡責

更加年輕專業、

更具創新創造活力、

更加清正廉潔、

更有良好操守形象。

 這8個「更加」[5],就成為建制派內部篩選淘汰的新標準。如果說,「愛國愛港」已經是很主觀抽象的標準,則這新的「八個更加」就更沒有客觀可測試的「標準」,使每個候選人的當選資格牢牢掌握在當權者的手裡。如果是真正的選舉,候選人的參選資格只有客觀的可驗證的人口學上的標準(demographic criteria,例如居港年期)。所以這實際上是一場「欽點式」的任命,或者說得明確一點,這是「假選舉」:以「選舉」之名,行「欽點」之實。從表一我們可以看到選舉越來越假的過程。

 表一:立法會選舉越來越假

年份 2020年之前 2021年 2025年
政治背景:中共「完善」立法會選舉制度 「完善選舉制度」前 「完善選舉制度」後第一屆選舉 「完善選舉制度」後第二屆選舉
候選人資格 以客觀可驗證的「人口學」意義的指標。政府難以操控 必須「愛國愛港」

指標很主觀,政府容易操控

除「愛國愛港」外還有「八個更加」。指標更抽象更便於操控
入閘資格 簡單清晰,無論功能組別或地區直選,只要獲得足夠提名即可 所有人必須先經過政治審查,再經過多層次的複查方可入閘 同左
初選 合法 非法、刑事化 同左
選民意願 可投贊成、反對、棄權、白票等;更可以推動選民杯葛投票 凡是提出投棄權及白票的都視為破壞選舉而加以刑事化處理 同左,例如:

今屆姜嘉偉、湯偉雄因提出杯葛選舉而成為廉政公署通緝犯

競選過程 由於直選席位接近四成,所以競爭激烈,推高投票率超過七成 直選席位不足兩成,所以競爭不激烈,投票率不足四成 由於建制派多達38人被勸退,改派中共屬意的人,更缺乏競爭
政府參與 只是作一般性號召支持選舉,罕有具體政策 要求公務員支持選舉,威脅如不投票就「好自為之」。

即使如此,總投票率仍然不足四成

除繼續威脅公務員投票外,教育局也要求動員學生投票。多個團體均被要求動員其成員投票,全面催谷力求推高投票率。

為了使這場「欽點式的任命」能夠符合《基本法》規定的「選舉」,必須為它披上「選舉」的外衣,於是就必須效仿香港過往選舉文化所形成的一套流程,在投票前舉辦「競選辯論會」。但這些辯論會必須在當局牢牢掌握控制的情況下進行,以防「假戲真做」,在自由辯論的過程中被人不慎地挑明這場假選舉的真相。所以在今屆近30場的「選舉辯論」中,與2020年前十分不同,大家(政府與候選人)都「無驚無險走過場」,因為「選舉」的戲碼已經變得越來越假(見附表二)。

表二:「選舉」戲碼越來越假

辯論會特點 2025 2020年之前
主辦者 政府(三大電視臺擬主辦的論壇統統被叫停) 新聞單位
監場 曾國衛(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其他每場都有其他官員壓陣

沒有
主持 藝人:

沒有新聞工作者的業務熟悉度以及追問問題的訓練,習慣按劇本或事先計畫好的流程來行事,使辯論會變成在為政府做宣傳一樣

新聞從業員:

本身熟悉政治、政府政策、社會熱點

有強追猛打、跟進拷問的技巧,能夠出其不意提出候選人無法事先料到的問題

口號及旗幟 政府設定的統一口號,主持人叫大家高喊政府口號,把論壇辦得像政府動員晚會一樣。(注一) 各候選人自己制定的口號及旗幟
辯論議題 由政府制定 各新聞單位自己制定
助選團 助選群眾承認不認識候選人,更不知道是來為不認識的人「助選」 都是為支持自己心儀的候選人
政策宣示環節 候選人自己朗讀政綱 候選人自己朗讀政綱(相同)
提問環節 題目需要事先經政府篩選:候選人事先提出要提問的問題(注二) 由主持人發問:政府既不過問辯論會題目,候選人事先也不知提問內容。
互相質問環節

 

很多場次沒有互相對質安排,僅有的問答多數出現問非所答的場面,無法考驗(注三) 互相質問、辯論,場面火爆,能夠比出候選人的個人質素、應變能力以及其對政策的熟悉程度
新聞報導 揭露辯論會真相(其實應叫做「假相」)的新聞報導被勒令下架 不同立場的媒體可以按自己的立場報導辯論過程

注釋一:主持人請全場喊:「投入選舉、共創未來」,不是喊候選人的口號,不是喊政綱,不是喊理念,而是喊政府口號。

注釋二:主持人:(提問環節)我們現在進入提問環節各位候選人請回答你們自己預先寫好的問題

注釋三:主持人:(辯論環節)我們現在進入辯論環節各位候選人請朗讀你們的稿件

正因為戲碼太假,網上出現很多諷刺性的「段子」:

其一:

選舉必須辦但不能像選舉

論壇必須開但不能像論壇

候選人必須出現但不能像競爭者

媒體必須參與但不能像媒體

要候選人綱領可以,但不能講太真實的東西,

要討論可以但不能有衝突

辯論形式上要有但不能真的互相質詢

其二:

不允許真正競爭,

不允許反對聲音,

不允許社會力量介入,

不允許媒體自由提問,

不允許候選人挑戰政府

不允許候選人挑戰彼此的政綱。

這是一種「過濾性選舉」。

在《國安法》統轄下,香港現在已經是把選舉當作風險來管理,這是假選舉制度的必然後果:

由於沒有真選舉,所以不能有真競選,由於不能有真競選,所以不能有真辯論,由於不能有真辯論,所以必須絕對控制(從形式到內容到最後把關),為什麼必須絕對控制,因為一旦有真討論,就會暴露真正的問題。

被「勸退」的前立法會建制派議員、有「西環契仔」之稱的謝偉俊就揶揄說:香港的議會已經「從西敏寺式」轉型「成為人大式」。旨哉斯言!

***
[1] 2021年12月6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對政協委員說:“愛國者治港”是搞“五光十色”而非“清一色” ,載人民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1/1207/c40531-32301195.html
[2] 例如,中華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在2021年8月23日在香港《大公報》發表文章“民主黨的死症與活路”,提出民主黨應該參選,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https://www.voachinese.com/a/HK-democratic-party-faces-existential-crisis-20210824/6014266.html
[3]  謝偉俊曾經在立法會發言指摘政府施政被特首李家超批判為“令人想起黑暴”;容海恩則因為家翁袁弓夷是國安通緝犯。很多被勸退的議員或多或少都有某些不為中共欣賞的言行。
[4] “就地消化、逐步淘汰”,見諸中共地下工作的“後16字方針”。1949年5月,接管南京的“二野”請示中共中央:如何對待原地下黨?中央回電:“降級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是為“後十六字方針”。見裴毅然:“前後‘十六字方針’——中共地下黨的宿命”,原載:《二十一世紀》(香港)2014年8月號,《獨立中文筆會》轉載  https://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155965
[5] 見港澳辦署名“港澳平”的文章:“選好立法會 再上新台階”:有人歸納為“四組更加”,筆者乾脆稱之為8個更加。http://big5.locpg.gov.cn/20251017/39c91d78057b47cf8f3451b5f0d27978/c.html
標籤:京城外望程翔立法會選舉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倫敦直擊.BN(O) 國會辯論|跨黨派反對「搬龍門」加辣 內政部褪軚:會再諮詢考慮豁免部分社群
下一篇 六四機密檔案曝光|38軍軍長徐勤先審訊錄影 揭中共調動坦克入城部署細節

編輯推介

京城外望|立法會選舉越「完善」越假
2025 年 11 月 26 日
倫敦直擊.BN(O) 國會辯論|跨黨派反對「搬龍門」加辣 內政部褪軚:會再諮詢考慮豁免部分社群
2025 年 11 月 26 日
中美元首通話・特稿|台灣主權地位敘事戰連環失守,習近平急了?
2025 年 11 月 26 日
不是短評|北京猛攻高市僅致短期震盪 自傷累積恐長遠遭反噬成定局?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利世民財經短評|美國經濟K型兩極化 導致消費信心低迷但股樓價高踞不下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最多瀏覽

印度女子上海轉機被扣18小時 被指其出生地為「中國一部份」應領中國護照
2025 年 11 月 25 日
X平台揭中共大外宣真面目 毛寧翻牆美國 胡錫進「身處」法國
2025 年 11 月 24 日
廣州小學哄騙學童抽血 恐嚇不要告訴家長 學校推卸班主任工作疏忽
2025 年 11 月 24 日
評論|「5+1」方案改動所帶來的反思(任建峰)
2025 年 11 月 24 日
一男一女涉煽動罪被國安署拘捕 涉事者為葵廣食店「鳩戟」創辦人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A1港聞

政府派着數谷票 投票周末「賣大包」 投完票再派心意謝卡 前區議員:作用有限

2025 年 11 月 26 日
港聞

鄭伊健東京演唱會取消   主辦方稱「不可抗力因素」

2025 年 11 月 26 日
A1港聞

中日局勢緊張︱建制派無高調抗日? 單仲偕:反日對箍中間選民票無正面作用

2025 年 11 月 26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