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訪
  • 專題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新聞港聞

香港新聞指數從歷史低位稍回升3.9分 記協:非轉好 只反映記者韌性

追光者報道
2025 年 10 月 17 日
分享
17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香港記者協會(記協)今(17日)公布2024至25年「新聞自由指數」,部分得分從歷史低位稍微回升,記協認為結果並不反映香港新聞自由在過去一年好轉,只顯示香港新聞工作者的韌性。「自我審查」仍是評分最低的項目,記協認為新聞工作者能否避免個人自我審查,是目前香港新聞自由的重大挑戰。有現職記者指出,不少記者內心已形成了一條「紅線」,知道哪些新聞不可觸碰,新聞界因而出現「東張化」,焦點由政治新聞轉為集中民生,為市民「出口氣」。

自《基本法》第23條立法後,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跌至歷史低位。法例實施一年,仍有不少記者在香港有限的空間下繼續盡力做新聞,Y先生(化名)是其中一位。他向《追光者》表示,觀察到本港近年新聞環境變得「東張化」(東張西望化),媒體不像從前敢於觸碰政治新聞,或者做深入調查報道,「況且制度也不容許你這樣做,查冊已經不容許」。他覺得現在新聞界將焦點較集中在民生議題,例如網絡騙案,「好像為大家出了一口氣的感覺」。

另一位記者阿沛(化名)亦有類似的體會,她覺得在香港生活近年變得麻木了,早幾年因為政府有較大動作,例如拘捕民主派人士,或立法維護國安,「衝擊可能比較大,自然會覺得沒那麼自由。仍留港工作的新聞工作者,可能已降低期望,會覺得新聞報道得到已經很好,難以再執着思考報道用字、角度等」。

兩位記者的體會也直接反映出現時的香港新聞自由情況。香港記者協會最新一期調查顯示,「新聞自由指數」由2023年的歷史低位25分微升至28.9分(滿分100分),終止連續五年跌勢,但仍處於低水平。

記協指上一次調查正值《基本法》第23條立法,新聞自由指數跌至最低位反映新聞從業員對立法有一定擔憂。在今次調查涵蓋的時間, 一些新聞自由事件如部分外籍記者簽證被拒變得常態化,新聞工作者正「積極適應當前的傳媒環境」。新聞自由指數回升,記協認為並不反映「香港新聞自由現況有實質改善」,而是反映新聞工作者在當前環境中的韌性。

新聞工作者正尋找方法面對新聞自由挑戰

記協續指,雖然新聞自由指數稍有回升是正面跡象,但數字仍處極低位,相信記者「一方面習慣了在當前的香港新聞環境中工作,另一方面在尋找方法應對新聞自由挑戰」。

記協主席鄭嘉如在記者會上說:「香港近年沒那麼風聲鶴唳,大家正積極適應傳媒環境,找一些方法做好的新聞。」

新聞自由指數由10項因素組成,每項以10分為滿分,今年「自我審查」一項得分最低,與2023年相同只有1.8分,記協指分數反映新聞從業員認為此現象相當普遍,對香港新聞自由構成最大損害。

記協進一步解釋,自我審查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由上而下的「機構式」審查,即老闆或管理層向編採人員施壓;二是新聞工作者因個人顧慮而更改報道的「個人式」審查。根據調查可見,「老闆或管理層向員工施壓」得分為2.8分,高於「傳媒自我審查」的1.8分,顯示「個人式自我審查較為普遍」。

調查發現,受訪者最常見的情況是因擔心報道帶來負面後果而自行審查,而因上司或管理層擔心得罪政府或大財團而修改報道的情況則相對少見,反映香港新聞界的自我審查多源於記者個人的心理壓力與顧慮,這是目前香港新聞自由的重大挑戰。

記者:當你被否決多次 你真的會累

記者阿沛也分享,現在她思考報道題材時,第一步會考慮上司會否否決,如果會否決,她就直接不提出,「當你被否決多次,你真的會累,所以會先進行自我審查」。除了選題,甚至選擇圖片也會審慎,例如是否有台灣國旗。

不過,記協的調查顯示另外8項因素的評分有所改善,當中升幅為顯著是「取得資訊的法律保障」及「傳媒顧忌批評特區政府」,分別上升0.9分及0.7分。記協指分數或反映業界認為本地公權力對新聞自由的干預較往年減弱。但他們強調,兩項分數其實分別只有3.5分及2.8分,仍處惡劣狀態。

除了自我審查,記者人身安全問題也值得被關注。今年指數雖然升0.5分,但仍只有4.6分。去年香港有至少十多名記者及其家人、家人僱主被自稱「愛國者」以不同方式滋擾及恐嚇,鄭嘉如指行家現時用平常心面對。

鄭嘉如說:「一來已沒那麼害怕這些滋擾,二來常態化,以我們理解那些滋擾已經沒那麼大規劃發生。但如果再發生,相信大家已經覺得是社會情況的一部分。」未必完全習慣,但因為不同記者也有遇過類似情況,所以並不代表成為攻擊對象。

傳媒最顧忌批評的對象已非財團

至於10項因素中得分最高為「傳媒顧忌批評大財團」,有5.4分,比2023年上升0.6分。相較2013年 ,只有這項因素不跌反升,意味傳媒最顧忌批評的對象已非財團。同時,10項因素中只有這項高於5分。

最後,鄭嘉如在記者會上勉勵同行,有擔憂恐懼屬正常,當出現這些情緒時,或可先花點時間做沙盤推演,了解恐懼才作編採決定,在能力範圍下做到最好。

今次調查於2025年8月至9月進行,透過電郵發放問卷予正式會員(以新聞為主要收入的從業員),並於傳媒機構及新聞發布會派發。調查由香港民意研究所負責整理及分析,共收回220份問卷,回覆率為30.6%,與往年相若。

記協解釋今次調查因預算及環境因素略有延誤,故調查內容涵蓋2024年3月至2025年9月共18個月,並首度暫停公眾調查部分。

標籤:新聞自由指數自我審查記者香港記者協會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桂民海被擄10周年 90個國際人權組織發聲明指中共違國際法、侵犯瑞典主權
下一篇 英國國防大潰敗| 放走中國間諜 10年間縱容黑客竊取機密

編輯推介

華為太陽能變頻器恐成歐洲「電網炸彈」 專家警告中國可令裝置着火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美專家憂美國對華政策混亂「特習會」只能暫緩緊張局勢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中國晶片泡沫仍在爆破階段 浙江福建仍有晶片廠破產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中共四中全會|涉及香港不足20字   無再提一國兩制   李家超:感到鼓舞和振奮
2025 年 10 月 24 日
Chickeeduck網店結業|四年前遭東莞海關充公貨品   正版貨被放售淘寶   周小龍斥:呢班土匪嚟!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最多瀏覽

巴西大豆「坐地起價」暴漲近80% 中國宣布停購
2025 年 10 月 25 日
行李喼藏「偽基站」  倫敦地鐵站發釣魚訊息偷個人資料 判囚中國男涉持假香港護照到愛爾蘭再非法入境英國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煙花爆破藝術家 再炸巴黎龐比度中心 法國民眾批黑煙令人窒息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中國石油公司暫停購買俄海運原油 印度亦受影響
2025 年 10 月 24 日
英國半年報告|提及獨媒、法庭線被查稅   新外相指打壓獨立傳媒違《中英聯合聲明》承諾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專欄英國

那些我在英國遇到的香港人|誠實面對自己的老師 (泰來)

2025 年 10 月 24 日
兩岸國際

習近平為中美博弈定調: 要「牢牢把握戰略主動」

2025 年 10 月 25 日
兩岸國際

特朗普突叫停美加談判 卡尼啟程亞洲尋新貿易伙伴

2025 年 10 月 25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