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訪
  • 專題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A1兩岸即時頭條港聞

東周刊政論文章向港學者施壓 勿參加台灣中研院「香港研究」研討會

追光者報道
2025 年 10 月 21 日
分享
14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國安法》後的香港無處不國安,連學術研究也被與「國安」扯上關係。台灣中央研究院(中研院)「香港研究」小組,將於12月初舉辦第三屆「香港研究走向全球」國際研討會。然而,上周出版的新一期《東周刊》,一篇政論文章不單將中研院亂扣帽子為民進黨「白手套」和「反共仇中」機構,更指研討會為「反華學者嘉年華」。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黃兆年向《追光者》指出,這種抹黑表現出中共政權缺乏安全感,擔心這些相關的真相探究、學術社群的集結,會危及北京在香港的統治正當性。

文章更「提醒」準備到台參與會議的香港學者,指政府對危害國安的犯罪絕不姑息,籲學者們要果斷拒絕出席研討會。

東周刊政論文章向港學者施壓   勿參加台灣中研院「香港研究」研討會

《東周刊》新聞專欄「政官莊」指,中研院是「有民進黨白手套之稱,是政治掛帥、抱持反共仇中立場」;文章引述一位匿名學者,認為「香港研究」研討會「凝聚世界各地反中亂港人士,抹黑一國兩制實施成效、打擊中央管治威信」;更點名指中研院招攬了30多名持鮮明反政府立場的學者,包括陳健民及李立峯。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黃兆年指出,中研院是專注在做學術研究的機構,當中包括很多不同背景的學者,當然也有一些親民進黨的,或是台派的學者,「其實也包括不少親國民黨或者是其他黨派的學者,甚至被認為是統派,或者是親中的一些學者」。

文章亦引述「知情人士」,狠批過去兩屆研討會「儼如反華學者嘉年華」,更逐一點名及列明參與者的「罪狀」:「曾為宣揚『港獨』書籍撰文的吳叡人、多次公開支持『非法佔中』、『黑暴』及『建立香港民族』的吳介民,以及宣稱『香港不屬於中國』的反華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前成員李靜君等……」以上被點名學者,吳叡人及吳介民是台灣學者,吳介民同時亦是「香港主題研究小組」召集人;而李靜君則是香港學者、現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系任教。

針對「反華學者嘉年華」的指控,黃兆年教授反駁,近年興起香港研究,是一個很自然的發展趨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香港變化很大。「香港自然地成為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關注和研究的對象,希望去探索這些現象,探索它背後的真相」。

然而,黨媒對中研究抹黑和攻擊的原因,他認為是中共政權過分敏感、缺乏安全感,可能擔心這些相關的真相探究,或者是學術社群的集結,會危及到北京在香港的一個統治的正當性。

現任港大校長張翔乃中研院院士

文章又指,今屆研討會議題同樣「含有反中央色彩及分離意識」,當中有50人為香港學者,並引述匿名大學教授稱,有香港大專院校學者誤以為中研院是正當學術機構而參與;又引述政界人士「提醒」,政府一向對危害國安的犯罪行為不姑息,「呼籲」學術界人士,必須果斷拒絕出席「中研院研討會此類具濃厚反中央色彩及分離意識的活動」。

《追光者》翻查資料,中央研究院成立於民國時期的1928年,1954年在台復院,為當時中國及今日台灣的「國家級研究機關」,下設24個研究所及9個研究中心,由文史哲到理工範疇都包含在內。香港多位重量級學者,曾獲《東周刊》文中所指「反華」的中研院院士銜,包括兩位前中大校長劉遵義及金耀基、前科大校長朱經武、前港大校長王賡武及徐立之、現任校長張翔、前城大校長郭位、數學家丘成桐和歷史學家梁其姿等。

今屆研討會有120篇不同範疇論文發表

至於「香港主題研究」小組則成立於2023年,根據其簡介,自《國安法》後,中研院社會研究所召集了多位關心香港的台灣學者、以及在台的香港學者,包括陳健民、梁啟智、呂青湖等成立「香港主題研究小組」,成立目的是「在進一步推動台灣之香港研究社群的發展,並將研究成果國際化。」

小組每年亦會舉辦研討會,有來自世界不同地方對香港研究有興趣的學者,參與討論或發表研究成果。2023年首屆在台灣舉辦,去年則安排在日本,今屆則於12月初在中研院舉行。今年會議主題為「靭性與轉化」,將探討全球政治格局變動下的香港轉型、香港作為國際經貿中心的未來角色、後疫情時代香港社會的挑戰與回應、離散港人的移居經驗與社群互動及離港與留港之間的理解與對話,將會有超過120篇論文發表,包括政治、經濟、歷史、文學和文化等不同範疇。

本台曾向中研院「香港主題研究小組」及中大傳播學者李立峯查詢,截稿前暫未有回應。

標籤:中研院台灣東周刊香港研究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特朗普下令拆除白宮東翼部分建築 建金色豪華宴會廳
下一篇 彭定康聯同跨黨派英議員促請加拿大增撥「香港救生艇」配額 及清理積壓個案

編輯推介

班農: 白宮有「全盤計劃」繞過憲法 讓特朗普2028年連任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美專家憂美國對華政策混亂「特習會」只能暫緩緊張局勢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中國晶片泡沫仍在爆破階段 浙江福建仍有晶片廠破產
2025 年 10 月 24 日
英國半年報告|提及獨媒、法庭線被查稅   新外相指打壓獨立傳媒違《中英聯合聲明》承諾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白宮宣布特朗普與習近平下週四舉行雙邊會談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最多瀏覽

英倫中港矛盾|食檔被中國大媽掃場 港人損失逾4萬英鎊黯然退場
2025 年 10 月 22 日
Chickeeduck網店結業|四年前遭東莞海關充公貨品   正版貨被放售淘寶   周小龍斥:呢班土匪嚟!
2025 年 10 月 22 日
駭客組織「匿名者64」駭入多個中國政府部門網站 發布反共文章及圖片
2025 年 10 月 22 日
路透社:特朗普考慮對華極限施壓 禁止全球對華出口含美國軟件或零件產品
2025 年 10 月 23 日
國際資本在華「進退兩難」千億美元投資面臨大虧損
2025 年 10 月 22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A1兩岸

中共四中全會|涉及香港不足20字   無再提一國兩制   李家超:感到鼓舞和振奮

2025 年 10 月 24 日
兩岸國際

中國石油公司暫停購買俄海運原油 印度亦受影響

2025 年 10 月 24 日
A1兩岸

中共四中全會|習同鄉兼親信張升民任軍委副主席 分析: 強化軍隊內部管控、修復權力

2025 年 10 月 23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