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英國
  • 國際
  • 圖解DATA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即時頭條港聞

大學畢業生全職空缺少逾半 畢業2年想轉工逾2月無回音:搵到懷疑人生

追光者報道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分享
14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政府近年銳意想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但經濟不景下,人才最終流向何處?有大學畢業2年的社會新鮮人向《追光者》分享,離職後再找新工作,卻找了2個月都沒有回音,令她「搵工搵到懷疑人生」,更質疑自己「係咪無乜價值」。有外媒則報道,有海外來港就讀大學的學生,畢業後亦無法在港獲聘,打開世界大門的美夢落空,更愧對家鄉父親。

大學畢業生全職空缺少逾半 畢業2年想轉工逾2月無回音:搵到懷疑人生

香港就業市場疲弱,根據「大學聯合就業資訊系統」(JIJIS)數據,今年首季1至3月,適合大學生的全職職缺數量比去年同期大跌51.7%,僅餘7,928個空缺,甚至跌破疫情期間每季約1.2萬個空缺的低位,可見現今畢業生面對的就業壓力比過去更大。翻查本港7至9月數據,20至29歲的失業率為8%,是近4年來的高位。

2023年於浸會大學畢業的Helen(化名)感受頗深,當年離開校園在老師推薦下隨即投身傳媒行業,十分順利;惟兩年過去,決定離職轉換工作環境之際,卻到處求職2個月仍沒有回音。Helen坦言「搵工搵到懷疑人生」,沒料到自己有2年資歷、自問薪酬需求亦不高,也沒有公司願意聘用。

Helen憶述近期的心態轉變,例如之前會比較「揀擇」,希望能到發揮空間較大的公司任職;經歷2個月求職觸礁後,現在只要不抗拒新公司、能重回行內便已足夠,至於渴望的報道空間和理想可能「之後再算啦」。她感嘆,眼見朋友們都在工作中,自己依然待業,不禁質疑自己「係咪冇乜價值」、「多少會懷疑當初毅然辭職的決定係咪錯」。

難搵工、競爭大 大四生未畢業先裝備自己

求職崎嶇路不單止Helen遇到,她與同學均發現,今年並非轉行的好時機,面臨「難搵工、競爭大」,更體驗過商業市場一個職缺有逾百人爭奪。

為了裝備自己,正就讀數學系四年級但不打算做數學老師的Edith(化名)在暑假期間已到商業機構做實習,現在又報讀線上課程,並計劃下學期做兼職累積經驗。對於畢業後求職「有少少擔心」的她,認為市面徵才要求稍高,例如初級員工亦需1至3年經驗,自己唯有把握學生時期先豐富個人履歷,提升競爭力。

海外來港生「畢業即失業」 緬甸生愧對家鄉父親

事實上,港府積極融入中國發展,誓要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與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除了大幅提高中國學生在內的非本地本科生的入學名額,更在過去5年,為泰國、印尼、哈薩克、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國家的500多名學生提供約1.8億港元的獎學金,吸引國際學生來港就讀。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上周六(25日)報道,儘管港府斥資設獎學金鼓勵「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在嚴峻的就業市場下卻「畢業即失業」。報道透露,4年前由緬甸來港的普尼亞(Min Punia)打算把握香港的機遇與世界接軌,今年22歲在中文大學畢業後,普尼亞向非政府組織、學校及社會企業寄出10多份求職申請,卻僅獲一份夜班新聞播報員的臨時合約。

普尼亞慨嘆,自己是家中首位出國留學的人,現在卻連一份穩定工作都找不到,更愧對仍在為他繳付房租、「從沒出國讀書」的父親。他坦言「香港是一個讓人容易愛上的地方」,卻也是「難以留住的地方」。

海外生在港「搵工難」,或源自語言不通。來自泰國、畢業於中文大學生物醫學相關學系的柯蘇查(Peeranut Kosujja)指出,非華語人士能尋找的職位有限,其行業在港更是尚未成熟,因此他已轉往荷蘭發展。浸會大學肯亞籍金融畢業生姆瓦博多(Lafsi Ali Mwabodo)今年寄出逾400份求職信,他直言有僱主打電話第一句便問他「懂不懂說中文」,一聽到他不懂中文就結束對話。

 與中國員工競爭 寧棄港轉移陣地

截至2024至25學年統計,八大共約1.7萬名非本地本科生當中,72%來自中國,在華語主導的就業環境下,海外生不諳中文意味職涯機會不斷收窄。

此外,就算已就業,也不一定能爭得過中國員工。本身已在港獲聘的25歲的馬來西亞軟件工程師表示,自從公司與中國母公司合併後,其職責被削減,而部分由香港主導的項目也改由中國團隊負責,他正考慮搬到新加坡或返回馬來西亞。

理工大學工程系畢業生來辛吉索夫(Abylai Shynggysov)來自哈薩克,反而認為家鄉有更多商業發展機會,回國後迅速找到工作。

求職平台JobsDB母公司SEEK的亞洲行政總裁畢索斯(Peter Bithos)分析,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就業市場能在短期內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標籤:國際教育樞紐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就業搵工求職海外生非本地本科生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中國新訂台灣光復紀念日稱台灣為中國一部分 兩地光復節有何不同?
下一篇 《星期日泰晤士報》:中國在英資產 為習近平政權帶來豐厚收益

編輯推介

不是短評・特習會|中共涉扮環保人士唱衰澳洲公司有前科 美澳稀土開發計劃恐存認知戰「死穴」
2025 年 10 月 28 日
特習會・台灣|中國對台認知戰殺到英國  指英「承認」台灣是中國一個省   台轟扭曲史實誤導國際社會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圖解DATA.稀土爭奪戰|中國佔七成稀土產量   收緊出口衝撃全球產業鏈   西方急聯手反制
2025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日泰晤士報》:中國在英資產 為習近平政權帶來豐厚收益
2025 年 10 月 27 日
京城內望|四中全會與中美新冷戰   不再談意識形態與制度競爭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最多瀏覽

中美會談達成「基本共識」、「正面框架」 關稅、稀土與大豆有新共識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盧比奧:台灣不是中美貿易談判的籌碼
2025 年 10 月 26 日
中文教育眼|流亡海外,語言和身份 (黃震遐)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立法會選舉|盧文端預告香港將出現「前所未有」總動員   暗示投票率不能低過三成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濤釋世界|習近平揮淚斬何衛東等九上將
2025 年 10 月 26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A1即時頭條

十五五規劃|港澳篇幅續縮水   首強調「愛國者」治理   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2025 年 10 月 28 日
A1兩岸

十五五規劃反外部勢力干涉劍指美日 零提及「九二共識」高舉習對台方略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新聞港聞

壞賬警號|商業地產「下行壓力」未止 滙豐首三季集團撥備激增六倍

2025 年 10 月 28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