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英國
  • 國際
  • 圖解DATA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即時頭條港聞

反恐條例第二案|3交替控罪罪成被告囚16年8個月及18年   官指涉案炸彈設計用作殺人

追光者報道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分享
31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反恐條例》第二案早前經160日審訊後,陪審團裁定7名被告被控的「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罪名不成立,但裁定當中3人交替控罪罪成,同案另一名被告被控「企圖製造炸藥」罪名亦不成立,罪成3人周一(27日)在高等法院接受判刑。法官陳仲衡判刑指,3名被告長時間犯案,「完全是食髓知味,變本加厲」,又指涉案將軍澳計劃涉及20公斤重土製炸彈,直言作殺人之用,「決心要將警察置諸死地」,斥被告「視人命如草介」,而3被告行為「根本是向社會宣戰」,判刑須具阻嚇性,其中被指為主腦的首被告何卓為,判囚18年;次被告李嘉濱及第4被告張家俊,以17年監禁作量刑起點,經減刑後均判囚16年8個月。張步入囚室時大叫:「上訴呀!」部份獲裁罪脫被告亦有到庭旁聽,離開法院時表示有責任見證最後一刻,坦言「嗰個(罪成被告)真係我朋友嚟!」

本案涉及被告包括何卓為、李嘉濱、吳子樂、張家俊、楊怡斯、張琸淇及何培欣,被控《反恐條例》下的「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罪,陪審團裁定各人罪名不成立,但何卓為、李嘉濱及張家俊交替控罪「串謀導致性質相當可能會危害生命或對財產造成嚴重損害的爆炸」罪成;另被告李嘉濱涉妨礙司法公正;同案另有一被告周皓文獨自被控「企圖製造炸藥」,兩項控罪均被裁定不成立。獲裁無罪的吳子樂、何培欣及周皓文今亦有到庭旁聽。

法官陳仲衡判刑前先簡述本案案情,指3名罪成被告串謀他人於2020年1月27日清晨,在明愛醫院急症室男廁廁格內放置及引爆炸彈,即由硝酸鉀及糖混合而成的「火箭糖」,對廁格造成破壞,事件中無人傷亡。專家證人指出,吸入濃煙會感不適,若濃煙遮蓋逃生指示,在場人士將難以辨認。

3人另串謀他人於2020年2月2日,在一輛駛向羅湖的列車內放置及引爆兩枚炸彈,清潔工在車廂發現一袋不明物品後拿至月台,其中1枚炸彈在月台爆炸,該炸彈為低性能炸藥,由硝酸鉀、硫磺、鋁粉製成,事件中無人傷亡。專家證人指,從閉路電視可見,濃煙至少6至7分鐘仍未能散去,若清潔工無發現該袋,列車將回頭行駛,並於40多分鐘後在車廂內爆炸,造成嚴重傷亡,故認為爆炸時間經過精心設計,目的是待列車返回市區或人煙稠密之地才爆炸。

3人亦計劃於2020年3月8日,在將軍澳尚德停車場放置載有20公斤閃粉的墓碑型炸彈,被告購買鋁塑板,將於爆炸時成為具殺傷力的碎片。從 Telegram 訊息可見,被告知悉炸藥威力極大,專家證人認為,炸彈爆炸時會震破停車場的玻璃外牆,碎片跌下會造成更嚴重的人命傷亡,在40米範圍內的人被碎片擊中,如同中子彈一樣。

官指何卓為重犯風險高

陳官引述3名被告的心理報告,何卓為(現41歲)的心理報告指他以十分自我美化的方式呈現形象,將自己描繪為通材、具批評性思維、崇高品格的人,強調自己對年輕抗爭者有熱枕,無私借出單位,惟何不負責任、為人魯莽、叛逆及自我,伴隨過度膨脹的自尊,經常搏取他人好感,亦合理化自身行為,逃避罪責或指責,以維持正面形象;就他聲稱熱愛年輕人,但他對親生女兒卻沒展現同等的責任心及關愛,而他聲稱要保護年輕示威者,同時透過出售「豬嘴」牟利,又為示威者提供住宿和儲物空間,助長他們參與抗爭;標榜反對暴力,但未有採取行動阻止涉案陰謀,更容許他人在其單位內擺放爆炸品,實質為暴力陰謀推波助瀾。

報告又指,儘管何對是次罪行感後悔,但悔意在於未能逃脫檢控,非對社會造成的恐慌及危害,其悔意膚淺及不足,對警察及政府懷有敵意,重犯風險高,除非守法態度、價值觀等明顯改善,否則對公眾安全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張家俊否認有參與本案或知情

至於次被告李嘉濱(現31歲,案發時任裝修判頭)的報告則指,李會直接表達其觀點,自覺須為自己認定為正確之事挺身而出,其價值觀與案發時相比無太大改變,他認為國家需要時間成長,政府及警方需要以他認為正確的方式來行事。另其悔意源於自己被判監,非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第4被告張家俊(現35歲,案發時任網頁設計工程師)的報告則指,張因復發性抑鬱症需持續覆診,還柙小檻時情緒平穩,過去5年一直期望獲判無罪,對裁決感失望,但有信心可通過上訴推翻,亦對警方濫權、政府無能、中國虛偽的政治論述感不滿,自覺沒有甚麼可以失去,而報告並指為張輔導時猶如永無止境的哲學對話,徒勞無功,張全盤否定有參與本案或對此知情。

官指3被告犯案「食髓知味,變本加厲」

法官之後引述辯方求情,指陪審團沒有全盤接納與將軍澳計劃相關的證據,否則已裁定《反恐條例》下的控罪罪名成立,涉案的裝置主要是釋放煙霧,非造成大範圍爆炸或燃燒。法官就指,3被告長時間犯案,直言被告的犯罪行為「完全是食髓知味,變本加厲」,拒絕接納辯方所指,陪審團裁決反映他們不接納將軍澳計劃的證據,以及同案被告吳子樂的無罪裁決,認為將軍澳計劃的目的,明顯是要造成人命傷亡,尤其針對警察,「決心要將警察置諸死地」,又指涉案炸彈殺傷力大,身處現場的警察或市民將無一倖免,斥被告「視人命如草介」,3名被告一而再再而三計劃放置土製炸彈,對他人可能造成的殺傷力及風險;在尚德停車場爆炸計劃中打算使用的土製炸彈,「根本是設計用作殺人之用」,批評3名被告在本案行為「根本是向社會宣戰,對公眾及警察的人身安全構成極大危險」,判刑須具足夠阻嚇性,反映公眾對此類罪行的厭惡。

 法官指,本控罪無量刑指引,最高刑罰為監禁20年,何卓為是整個串謀的主腦,同意心理學家指,何被捕至今5年多,顯然並無絲毫悔意,為保障公眾安全,法庭須正視報告指稱其重犯風險高的意見,以監禁18年為量刑起點,沒有額外減刑。由於何於2019年因刑事損壞罪被判囚6天獲判緩刑,在緩刑期間干犯本案,須另服該案6天刑期,與本案分期執行。

至於李嘉濱及張家俊兩人,法官指他們是串謀的核心成員,報告顯示李嘉濱悔意有限、流於表面,至今不肯承認案中土製炸彈具殺傷力,與證據相違背。張家俊則否認與本案有關連,專家無從評估其重犯機會,兩人均以監禁17年作量刑起點,基於初犯減刑4個月,兩人被判囚16年8個月。

散庭時張高喊:「上訴呀」

散庭後,旁聽人士高呼「頂住!撐住!」、「愛你哋!」張家俊步入囚室時大就叫:「上訴呀!」至於獲裁無罪的被告吳子樂,曾被還柙逾2,000日,他於求情及今天判刑日均有到庭旁聽,他離開法院時坦言:「我覺得我有責任見證最後一刻……嗰個(罪成被告)真係我朋友嚟。」回想裁決當日情景,吳形容是百感交集,雖然鬆一口氣,但「自己朋友入咗,呢個位難受囉」,又指家人於當日未有到庭,「我叫佢哋唔好嚟,廢事緊張啦。」直至回家才有機會與家人相擁並一起吃飯,是獲釋後第一件做的事情。

官駁回兩脫罪被告訟費申請

另外,早前獲裁定罪脫的何培欣及周皓文提出訟費申請,法官陳仲衡今亦頒下判詞作出裁決,認為何培欣不爭議案發時曾進入由何卓為租用的宏創方503室,該單位內儲存大量爆炸品及裝備,廁所有燒焦痕跡,認為何培欣不可能察覺不到。她又曾協助首被告何卓為保管硫磺,陪同何卓為到嘉頓山,加上其電腦與何卓為的 Telegram 通訊內容涉及爆炸案或炸彈訊息,認為何培欣清楚明白何卓為在訊息中的訊息話題與爆炸案相關,其行徑明顯自招嫌疑,故駁回其訟費申請。

至於周皓文方面,判詞同意控方所指,周曾出入宏創方503及1008室,均與企圖製造炸彈指控相關,其 Telegram 帳戶找到為數不少與製造爆炸品有關的對話,陪審團的無罪裁決只能顯示,他們認為控方未能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控罪,但周在案中的行為亦明顯自招嫌疑。

至於控方申請充公或銷毀涉案證物,辯方爭議當中包括屬於被告楊怡斯的黑色 Chanel 袋及一雙白鞋,判詞就指相關物品不符合「與任何罪行相關」或「就該雙白色鞋或該手袋干犯罪行」或「干犯罪行時使用該雙白色鞋及或手袋」的要求,如控方認為本案尚有未被捕的犯案者,有關物品或在將來審訊作為控方證物,控方絕對可以拍照存檔,毋須將其充公,下令將物品交還楊。

官准警方充公3被告逾23萬港元現金

不過,判詞就批准控方申請充公警方從李嘉濱、何培欣及周皓文搜出的現金,指 Telegram 頻道《九十二籤》的帖文提及眾籌所得的資金,會用於營運頻道、購買軍火炸藥、運輸及安全措施等,認為從李嘉濱身上搜出的逾4.5萬元現金,必然是他干犯本案時使用,故下令沒收;而何培欣住所被搜出紙盒,內有約16萬元港幣及400元人民幣現金,認為上述現金對何培欣而言實屬巨額,不可能透過工作、儲蓄或賭博所得,同意控方所指,上述現金是本案被告犯案過程所得,並由何培欣保管,故下令沒收現金,並銷毀該紙盒。至於周皓文管有的1.9萬元港幣及1,500元美金,就認為按相對可能標準,他曾接收及使用眾籌款項,故亦下令沒收。

判詞亦提及涉案電子裝置的處理,指警方從張家俊住所大廳桌上搜出4部手機、3部電腦,當中找到與爆炸案相關的Telegram訊息、製造炸彈的程式編碼等;另2部從張家俊公司搜出的電腦,與多粒電池、電路板、電池盒放在一起,陪審團的裁決是接受控方針對張家俊的案情,包括上述檢獲的證物是干犯罪行時使用,故認為2部電腦同樣與本案相關,故下令銷毀,但事前控方應把裝置內與工作相關或具回憶價值的資料、相片、影片、通訊訊息或通訊錄儲存在USB,交還各被告。至於何卓為、李嘉濱要求取回的手機資料,亦按上述方式處理。

案件編號:HCCC186/2022

標籤:九十二籤何卓為反恐條例張家俊李嘉濱爆炸品製造炸彈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圖解DATA.稀土爭奪戰|中國佔七成稀土產量   收緊出口衝撃全球產業鏈   西方急聯手反制
下一篇 特習會・台灣|中國對台認知戰殺到英國  指英「承認」台灣是中國一個省   台轟扭曲史實誤導國際社會 

編輯推介

不是短評・特習會|中共涉扮環保人士唱衰澳洲公司有前科 美澳稀土開發計劃恐存認知戰「死穴」
2025 年 10 月 28 日
特習會・台灣|中國對台認知戰殺到英國  指英「承認」台灣是中國一個省   台轟扭曲史實誤導國際社會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圖解DATA.稀土爭奪戰|中國佔七成稀土產量   收緊出口衝撃全球產業鏈   西方急聯手反制
2025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日泰晤士報》:中國在英資產 為習近平政權帶來豐厚收益
2025 年 10 月 27 日
京城內望|四中全會與中美新冷戰   不再談意識形態與制度競爭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最多瀏覽

中美會談達成「基本共識」、「正面框架」 關稅、稀土與大豆有新共識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大學畢業生全職空缺少逾半 畢業2年想轉工逾2月無回音:搵到懷疑人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盧比奧:台灣不是中美貿易談判的籌碼
2025 年 10 月 26 日
中文教育眼|流亡海外,語言和身份 (黃震遐)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立法會選舉|盧文端預告香港將出現「前所未有」總動員   暗示投票率不能低過三成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A1即時頭條

十五五規劃|港澳篇幅續縮水   首強調「愛國者」治理   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2025 年 10 月 28 日
A1兩岸

十五五規劃反外部勢力干涉劍指美日 零提及「九二共識」高舉習對台方略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新聞港聞

壞賬警號|商業地產「下行壓力」未止 滙豐首三季集團撥備激增六倍

2025 年 10 月 28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