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英國
  • 國際
  • 圖解DATA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北美
  • 國際
  • 英國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兩岸新聞

新華社、中央台發動新一輪對台宣傳戰

追光者報道
2025 年 10 月 28 日
分享
12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四中全會之後,北京方面開始提升對統一台灣的宣傳工作。首先是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發表社論及署名文章,強調台灣問題的歷史由來、兩岸統一的必然性及一個中國原則。同一天,中國中央電視台發佈内地電影《澎湖海戰》預告片,

新華社文章於10月26日以「鍾台文」(意指「中央台辦文章」)等新署名形式出現,被視為北京對台政策的最新宣示。文章《台灣問題的來和性質》全文約2500字,詳細闡述台灣自古屬中國的歷史經緯,指出台灣問題源於上世紀40年代中國內戰延續及外部勢力干涉,屬中國內部事務,必將隨民族復興而解決。文章強調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光復的法理依據,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條款》,並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共識,稱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排除了「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的可能。文章呼籲,只要認同兩岸同屬中國人、一家人,即可坐下來對話溝通,化解矛盾。

次日27日,新華社再發第二篇「鍾台文」署名文章《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聚焦統一後台灣的利益,包括經濟發展瓶頸突破、財政盡用於民、共享民族榮耀及遠離戰爭風險。文章指出,統一後台灣現行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將獲尊重,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及合法權益將獲保障;台灣經濟可深度融合大陸產業鏈,商品零關稅進入大陸市場;台灣同胞可參與國際事務,享有大國尊嚴。 「鍾台文」署名被分析為官方新策略,用以傳達對台政策訊息,避免直接以機構名義,增加可讀性與影響力。台灣學者認為,此署名延續「九二共識」及一中原則,顯示北京加快統一進程推進。

中央台新劇配合對台宣傳戰

同一天,中國中央電視台發佈内地電影《澎湖海戰》預告片,該片講述1683年清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在澎湖大敗明鄭水師、最終實現「台灣統一」的歷史故事。影片以「統一台灣,勢不可擋」為宣傳口號,迅速引發兩岸熱議,被台灣媒體視為繼諜戰劇《沉默的榮耀》後的另一部統戰宣傳作品。內地輿論也出現分歧,部分網民批評將清朝比作現代中國的敘事邏輯,指將大清帝國比作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辱國體,導致B站等平台評論區「翻車」。

《澎湖海戰》以康熙22年(1683年)為背景,聚焦康熙皇帝為阻止鄭氏政權獨立企圖,派遣施琅率福建水師收復台灣的過程。劇情描述清軍先遣隊付出慘烈代價後,施琅設下計謀誘使鄭氏水軍中計,隨後率大軍突襲澎湖,殲滅鄭軍主力,最終迫使鄭成功之孫鄭克塽率眾降清,實現「統一大業」。施琅原為明鄭將領,因家族遭鄭成功誅殺而降清,並於戰後獲封靖海侯。 

預告片中強調「以武止戈、和平統一」

這場歷史戰役被視為清朝統一台灣的關鍵轉折,預告片中強調「以武止戈、和平統一」的敘事,呼應內地官方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影片預計2026年新年檔期上映。 

影片由香港導演鄭保瑞執導,曾執導《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及《九龍城寨之圍城》等大製作,擅長處理宏大場面。主演包括資深演員王學圻飾演63歲的施琅,內地人氣偶像男團TFBOYS成員易烊千璽特別出演康熙皇帝等。

製作團隊強調海戰場面恢宏,為還原戰役,復刻了5種不同制式共50艘艦船,其中長達近40米的主戰艦船達12艘。預告片展示激烈炮火、艦船碰撞及士兵搏鬥畫面,配以激昂音樂,結尾以「統一台灣,勢不可擋」八個大字壓軸,強化主題。 

電影發布時機的政治意涵

預告片由央視新聞發布,恰逢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0月24日決定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

香港《文匯報》及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稱,影片強化中國對台灣主權主張,但也可能加劇兩岸緊張。 

大陸網民反應兩極,部分人支持影片作為「獻禮片」,但B站等平台評論區出現大量負評。網民批評將腐敗的清朝比作現代中國有「何居心」,有網友更稱中共為「後清」,並質疑易烊千璽等偶像飾演康熙,是美化帝皇。

台灣方面,媒體及網民視為統戰宣傳,擔憂加速「統一進程」,澎湖作為台灣西部門戶,可能成為內地軍事目標,影片或有動員意圖。 

標籤:中國台灣台灣光復紀念日統一習近平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中共滲透|3份證供已指中國對英國構成多方面威脅   英副國安顧問稱對撤控感驚訝
下一篇 不是短評・特習會|中共涉扮環保人士唱衰澳洲公司有前科 美澳稀土開發計劃恐存認知戰「死穴」

編輯推介

不是短評・特習會|中共涉扮環保人士唱衰澳洲公司有前科 美澳稀土開發計劃恐存認知戰「死穴」
2025 年 10 月 28 日
特習會・台灣|中國對台認知戰殺到英國  指英「承認」台灣是中國一個省   台轟扭曲史實誤導國際社會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圖解DATA.稀土爭奪戰|中國佔七成稀土產量   收緊出口衝撃全球產業鏈   西方急聯手反制
2025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日泰晤士報》:中國在英資產 為習近平政權帶來豐厚收益
2025 年 10 月 27 日
京城內望|四中全會與中美新冷戰   不再談意識形態與制度競爭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最多瀏覽

中美會談達成「基本共識」、「正面框架」 關稅、稀土與大豆有新共識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大學畢業生全職空缺少逾半 畢業2年想轉工逾2月無回音:搵到懷疑人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盧比奧:台灣不是中美貿易談判的籌碼
2025 年 10 月 26 日
中文教育眼|流亡海外,語言和身份 (黃震遐)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立法會選舉|盧文端預告香港將出現「前所未有」總動員   暗示投票率不能低過三成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A1兩岸

十五五規劃反外部勢力干涉劍指美日 零提及「九二共識」高舉習對台方略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新聞港聞

壞賬警號|商業地產「下行壓力」未止 滙豐首三季集團撥備激增六倍

2025 年 10 月 28 日
港聞

江玉歡棄選後重返新民黨 稱:凡事皆有無限可能

2025 年 10 月 28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