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圖解DATA
  • 離散・港情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A1兩岸北美即時頭條國際新聞

兩黨對華鷹派質疑特朗普退讓   左、右傳媒對「成果」反應冷淡

駐華盛頓特約記者:奕瑋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分享
14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南韓釜山舉行會晤,儘管特朗普事後不斷形容 會議十分成功(amazing) , 但美國輿輪和政界反應冷淡。民主和共黨內都有不少人持保留態度。

特朗普會晤後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滿分為10的情況下,他對此次會晤打出了「12分」。聲稱他這次亞洲之行為美國人帶來巨大利益。

但看美國主流傳媒,包括親右翼的媒體,例如FOX新聞,都是平實報道今次中美高峰會,沒有放在主要版位,沒有報道或評論形容這美國是這次峰會贏家。

反而CNN有分析文章,指特朗普在多處地方向中方作出讓步,在談判初期開出的多個條件,包括中國限制美國企業在華投資、中國對企業大量補貼,都毫無進展。

兩黨批評對華「讓步」 停火但未觸及深層矛盾

特朗普最近對華態度放軟,招致了一些共和黨鷹派的不滿。《華盛頓郵報》日前指出,在此次會晤前,國會內主張對華強硬的共和黨鷹派議員不斷呼籲特朗普在與北京的戰略競爭中保持強硬立場。他們透過私下致信及相對謹慎的公開表態,要求白宮繼續推動美中「脫鉤」,進一步分離兩國市場、保護並加速發展人工智慧等關鍵產業,並強化對台灣的軍事支持。

然而,這些持續數月的遊說迄今收效有限,未能成功改變特朗普在涉華問題上的總體方針。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週四(10月30日)也在X上寫道:「特朗普在對華問題上妥協了。」

美智庫學者: 美國人的處境都比一年前更糟

美國智庫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資深研究員萊恩・穆拉荷蘭(Ryan Mulholland)在MSBC撰文稱,無論特朗普如何把這筆新協議描繪得多美好,現實都將更加黯淡。答應不去實施一項離譜的威脅,並不算進步。美中關係中那些根本性問題依舊未改,甚至在特朗普上任後更形惡化。就與中國的競爭而言,無論以何標準衡量,美國人的處境都比一年前更糟。

路透社: 「脆弱的休戰」

中美雙方尚未達成任何正式的貿易協議。路透社認為,此次會晤使美中關係回到特朗普今年4月發動「解放日關稅」(Liberation Day Tariffs)前的狀態,構成一項「脆弱的休戰」,但結構性問題仍未解決。英國《衛報》評論也指出,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晤並非建立一個持久和平且穩定的中美框架。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政策研究所的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週四在X上評論稱,特朗普以「超級大國」定位中國,使習近平實現長期追求的「新型大國關係」。
他寫道:「中美兩國尚未解決支撐中美戰略競爭的根本性經濟和技術衝突。我認為未來並非一帆風順。」

牛犇分析指出,中方暫停稀土出口管制並非單純讓步,而是在為未來構建更成熟的行政體系、以便實施更精準有效的出口控制「爭取時間」。

特朗普透露,中方將與美國晶片企業輝達(Nvidia)洽談採購電腦晶片,但不包括下一代Blackwell AI晶片。目前先進晶片在特朗普及前拜登政府均面臨對華出口限制。

美國對華政策搖擺使中國獲得戰略優勢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網絡安全與中國問題高級顧問、軍情六處(MI6)前行動與情報總監奈傑爾·英克斯特(Nigel Inkster)表示,美國過去對華政策搖擺,使中國獲得一定戰略優勢;且華盛頓低估北京利用稀土反制的準備,這成為一記「警鐘」。

在科技競爭方面,他補充說,中國專注於「具身智能」而非像美國一樣的大規模資料中心戰略,且在科技與AI方面正追求以標準輸出重塑全球格局,並利用監控與數據策略增強影響力。西方應避免簡單將中國定性為對手,而需採取更細膩、區分領域的策略。

「在某些情況下,中國可能構成威脅,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敵人,但與此同時,它在全球經濟和許多領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外界普遍認為,此次中美「休戰」更多是戰術降溫,而非戰略轉向。另一方面,美國方面也面臨國內政治壓力。路透社此前曾報導,在高關稅推高企業成本之後,特朗普需要展示「降溫成果」來安撫農業選民與企業界。農業州長期受中美貿易緊張影響,對答案期待甚殷,擴大中國採購有望舒緩農業群體壓力。

標籤:APEC中共中國特朗普貿易戰關稅關稅戰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美國向「民主夥伴」印度徵關稅   比「對手」中國略高
下一篇 中國人酒駕撞傷4童欲以「扮不懂日語」應付 日警收緊外國駕照換證制度

編輯推介

中美角力|美防長關注台海南海堅決捍衞利益   董軍促美反台獨中國海警巡黃岩島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獨家|吳子樂爆炸案脫罪後疑未獲發還護照 流亡抗爭者稱非單一事件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特習會分析|雙方各懷鬼胎 美中關係表面融洽本質未變
2025 年 10 月 30 日
傑斯獲加拿大批出庇護   堅持洗脫「洗黑錢」政治罪名   耗時兩年半終還清白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倫敦直擊|讚李卓人何俊仁鄒幸彤令人欽佩 夏博義對三人遭遇感極難過
2025 年 10 月 30 日

最多瀏覽

論離散者角色 – 回應黃震遐先生 任建峰
2025 年 10 月 29 日
特朗普宣稱重啟核武測試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教育局向大專院校施壓阻學者赴台出席中研院香港研討會 《教育刺針》:局方一劍封喉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趙家賢提早出獄獲親中傳媒「祝福」 民主派人士:當叛徒還是會被「用完即棄」
2025 年 10 月 31 日
APEC峰會前夕首爾咖啡店拒接中國客 中國網紅:你有本事就繼續歧視
2025 年 10 月 30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港聞

涉在海外拍片鼓勵投票成立「香港議會」  19歲女子回港後被捕今認新煽動罪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北美港聞

圍爐啊喂|一頁舟x英國香港書展.倫敦  曼城《風繼續吹 No Time For Goodbye》放映   美國三藩市《十年》十周年重映暨座談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國際

澳洲科廷大學華人副校曾赴中共統戰培訓 校方護航稱不代表有從屬關係

2025 年 10 月 31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