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安全部昨日(4日)發表文章,指控有「境外間諜」試圖盜取中國農作物種子及基因數據,以打擊中國農產品競爭力並危害糧食安全。文章更聲稱,有某國大使館人員假借「調查」為名,觀察農產量及儲備情況。不過翻查資料,台灣及日本先後曾被中國「翻版」其農產品,台灣政府官員更直斥中國「毫無法治觀念」。
中國國安部在文中指,不斷有境外勢力試圖以非法手段採購種子並運出國外,當中有18名中國人因協助境外勢力非法出口種子而被判刑,其中一人判監1年半。文中又有指有大使館人員帶領多名農業、生物等專業人員,到某省重要農產區考察,形跡可疑,往返不同農田時「頻繁更換交通工具」,又在鄉間小路行走和田邊觀察,國安部因此立刻派人阻止。
國安部表示,「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與社會穩定,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份」,呼籲民眾應及時舉報日常生活中「有危害我糧食安全的可疑線索」。有關部門更自詡過去一直「有力防範、制止了糧食安全領域失泄密風險隱患」,成功斬斷來自境外的「竊密黑手」
中國曾「翻版」日本香印
然而,其實中國自己也是「竊密黑手」,日本於2022年發現自行研發培植的「晴王」麝香提子(香印)被非法引入至中國大規模種植,日本原裝香印售價每斤12,000日圓(約港幣600元),但中國「翻版」僅600日圓(約港幣30元),嚴重打擊日本產品競爭力。
台灣農委會(農業部前身)在2023年亦曾盤點過被中國盜取種子或培育技術的品種,當中包括菠蘿、番荔枝(釋迦)、蓮霧、芒果、蜜棗、茶葉等,單是蜜棗,就有10種台灣培植技術遭盜取。盜取技術後,中方更毫不避諱稱是從「中國台灣」培育及引進的品種。時任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現任農業部部長)痛斥中國「強取豪奪」台灣公部門研究人員歷時20年的心血,直指「毫無法治觀念」。
日本和台灣在發現品種外流到中國,均先後修例,禁止將國內農產品攜帶出境,違者將處以監禁及高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