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好像是演唱會式,是鬥bid的。誰bid到就誰有,如果bid唔到就冇。」公院殮房遺體存放服務明年起由原來的免費改為按日收費捱轟後,醫院管理局上周六(8日)迅速跪低,宣布將免費遺體存放服務由原訂的3日延長至28日。業界人士周一(10日)歡迎有關安排,指若食環署火化爐節(火花時段)能夠供應充足,相信可按當局所講八成遺體可在28日內離開公院殮房。他指出,每月至少有10多名家屬未能預訂食環署火化時段。
醫管局上周六宣布「優化殮房收費計劃」,將遺體存放免費服務由計劃原本訂定的3日延長至28日,第29日起收費每日200元,第36日起收費每日550元。醫管局引述過往數字指出,遺體在公院殮房的存放時間中位數約三星期,存放28日或以下佔逾八成。估計大部份離世病人個案毋須繳費。
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鄭志傑周一接受港台《千禧年代》訪問時表示,遺體存放在公院殮房超過28日的情況大致有兩類,一是被迫的,一是預期內,如選擇土葬;被迫的情況主要涉及遺體火化安排。
他指出,食環署現時開放網上預訂火化爐時段,讓申請人透過網頁預訂由申請日翌日起計15日內未被預訂的火化時段。如果家屬未能成功預訂,便要重新安排事宜,或要等多15日。他說,每月最少有10多名家屬受影響。
10號風球改期需重訂不設「快隊」
鄭表示,業界現時正與食環署等部門保持緊密溝通,期望進一步優化現行制度,讓市民能清楚掌握可預約的喪禮時段,確保儀式能在指定時間內順利舉行,以避免去到當日「好似鬥搶」。他形容,現時的情況如「演唱會式,是鬥bid的。誰bid到就誰有,如果bid唔到就冇。」他指出,若無法獲得火葬場時段,整個喪禮流程便無法完成,須重新安排及調整。
此外,極端天氣下,若家屬因安全考慮要求改期,遺體火化安排便需重新預訂,不能排「快隊」。由於火化爐需提前15天預約,一旦取消,可能需再等15天。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接受同一節目訪問時表示,要了解另外兩成存放較長時間的原因,希望醫管局能人性化處理、接納解釋,始終家屬處理身後事本身已難過。他又指,為先人辦理身後事涉及多個部門,包括醫管局、入境處、食環署等,認為政府應考慮設立一站式平台,讓家屬毋須「左撲右撲」。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