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在英港人、藏人、維吾爾人等上周六(15日)在倫敦舉行第七場大型示威,抗議中國擬改建舊皇家鑄幣廠爲超級大使館,稱新址將助長中國跨境打壓異見人士,要求英國政府否決其規劃申請。有居於曼徹斯特(Manchester)的港人幾乎從未缺席,稱對大使館選址市中心深感憂慮,又指人鏈讓她想起2019年反修例運動。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集會發言時指,諷刺的是申請結果公布當天恰逢12.10國際人權日,敦促英國政府順應民意,否決規劃申請。皇家鑄幣廠居民協會代表質疑英國政府「非常鬼祟(very sneaky) 」,故意將公布日定於聖誕假期前,以壓縮協會提出法律挑戰的六周時限,指協會「已準備好戰鬥」。
另外,有八旬英國老翁偕妻首次參加,他向《追光者》透露自己知悉每次示威,但一直因癌症病重而未能參與。其妻質疑現屆工黨政府畏懼北京,表示自己是工黨黨員,若規劃申請最終獲批,她將退黨抗議(詳情見另稿)。示威期間,一名月初曾滋擾聲援支聯會案被告集會的白人男子鬧事,被警員拘捕。
遊行隊伍下午2時從倫敦大火紀念碑出發,沿途高呼「Free Royal Mint Court, delay no more(解放皇家鑄幣廠,刻不容緩)」、「Bow to China, lose forever(向中國屈服,永無寧日)」等英語口號,揮舞各式示威旗幟和展示自製海報,並因人羣擁擠一度走上馬路。示威者半小時後抵達鑄幣廠外集會,多名社運人士和不同族裔團體代表發言。他們隨後在雨中築起近半英里的人鏈,不少人打開手機電筒。不時有途人接過宣傳單張、拍攝人鏈,以及向示威者稱讚打氣,亦多次有司機響號以示支持。人羣最後合唱《願榮光歸香港》,約於四時許和平散去。
皇家鑄幣廠居民質疑英政府「鬼祟」 稱「已準備好戰鬥」
英國房屋大臣李世勳(Steve Reed)早前押後決定規劃申請,結果暫定12月10日公布。前灣仔區議員張嘉莉(上圖一)是主辦人之一,她說今次示威是結果公布前的最後一次示威,而決定組織人鏈是希望示威者能親身參與,亦比歷次集會更能接觸路人。皇家鑄幣廠居民協會代表Mark Nygate(上圖二)接受《追光者》訪問,指協會「已準備好戰鬥」,但司法覆核的法律費用將是一大考驗。他質疑英國政府「非常鬼祟(very sneaky) 」,故意將公布日定於聖誕假期前,以壓縮協會提出法律挑戰的六周時限。《追光者》已向房屋社區及地方政府部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示威進行途中,一名身披中國國旗、戴黑色頭套的白人男子現身鬧事,被警員拘捕帶走。倫敦警察廳回覆《追光者》查詢,指該男子其後已獲釋,警方並未將他帶返警局拘留。該男子月初曾因滋擾聲援鄒幸彤等支聯會案被告的集會被捕,其時警方向記者稱,他因全面配合警員,短時間後已獲釋。
港人因築人鏈想起反修例 香港監察:結果於國際人權日公布是諷刺
年約40多歲的林太居於英格蘭西北部曼徹斯特,除因事缺席二月的首次示威外,其餘六次皆有南下倫敦參與。她說自己今次上周六早上6時許便出門,中午才抵埗,但「無論多辛苦也要參加」。她表示「非常擔心」中國超級大使館選址,認爲任何使館佔地都無需如此龐大,位處市中心亦不恰當。問及其手上印有「我要真普選」的黃傘,她說該傘產於雨傘運動的2014年,是「我們這些價值觀相近港人的轉捩點(point of no return)」,而參與今次人鏈則令她想起2019年反修例運動。與歷次示威相比,她說留意到今次或因天雨導致參加者較少,但不論未來人數多寡,自己會堅持繼續參與。
羅傑斯集會發言時指,港人等族羣遠赴英國,只求能自由且安全地暢所欲言。他強調中國已利用現有大使館跨境打壓這些異見人士,自己亦是受害者,認爲批准新址只會助長中國,成為其「進行間諜活動的基地」。羅傑斯又說,諷刺的是暫定結果公布當天恰逢國際人權日,若英國政府最終批准申請,等同無視中國當局侵犯人權的行徑,包括「進行種族滅絕(genocide)、撕毀對港人的國際承諾、在西藏干犯惡劣暴行,以及持續威嚇台灣」。他補充,很多情報部門前首長和高級官員都表明反對規劃,敦促政府順應民意,否決規劃申請,以保障逃離中國壓迫的在英社羣,捍衞英國國家安全。
主辦盼人鏈可接觸途人 居民代表:律師費是大問題
主辦方之一張嘉莉表示,各組織者在檢討過往示威並聽取參加者意見後,希望今次人鏈能讓更多人親身參與,「去做更多的事」。她說,當地居民原希望示威者如以往般回到鑄幣廠門外集會,但衡量後認為集會無助接觸更多途人,因此決定在鑄幣廠附近地標倫敦塔橋舉行人鏈。至於示威收效,她提到「有朋友看到示威者在人鏈中打開手機電筒,覺得非常感動」,相信人鏈讓部分人想起反修例運動,呼籲在英港人「堅持多做一點,在自己能力範圍盡力而為」。
皇家鑄幣廠居民協會司庫Mark Nygate集會期間亦有發言,提及周五已聯同多個關注團體向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發信 ,要求其立即擱置規劃申請。他其後接受《追光者》訪問,指英國政府無論收到任何證據,都已決意強行通過規劃申請,協會「已準備好戰鬥」,正計劃進行司法覆核,並已徵詢多方法律意見,確認挑戰的依據,包括決策結果可能「早已內定(predetermination)」,以及規劃申請涉及的保安問題。
然而,他坦言「最大問題是律師費」,解釋鑄幣廠的百多個單位和家庭中,不少人是退休人士,無力負擔高昂法律費用,協會不得不倚賴衆籌。他亦批評,協會自結果公佈布需於六周內提出法律挑戰,質疑英國政府「非常鬼祟和狡猾」,故意將結果公布日定於聖誕假期前,而「全國將於聖誕停擺兩個半星期」,企圖藉此壓縮協會時間。對於參與示威的港人,他說很高興能了解他們的故事,強調「共同努力才能更有力量抗爭」。
據該衆籌網站顯示,協會目標集資10萬鎊(約 102 萬港元),目前已籌得近 2.3 萬英鎊(約 23.5 萬港元)。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