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持續惡化,雙方外交摩擦升級至文化、經濟及人員交流層面。中國方面宣布多部日本進口電影暫緩上映,包括《蠟筆小新:熾熱的春日部舞者們》、《工作細胞》及《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同時取消或延期多項中日交流活動,並提醒公民避免赴日旅行和留學。日本方面則派出外交高官訪華解釋立場,並呼籲在華日本人注意安全。《朝日新聞》報道,此輪緊張或導致日本旅遊業及相關產業損失逾2萬億日圓。
共同社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於17日記者會上批評高市言論「極其惡劣」,並明確表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G20峰會期間「沒有會見日方領導人的安排」。BBC中文網報道,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亦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提出嚴正抗議,要求高市撤回言論。
《第一財經》、香港《星島日報》報道,中國採取一系列措施回應。首先,在文化領域,央視新聞引述電影進口方及發行方確認,《蠟筆小新:熾熱的春日部舞者們》、《工作細胞》等日本進口電影將暫緩上映,並指是基於「綜合市場表現與中國觀眾情緒評估」的審慎決定。第一財經報道,目前在中國票房表現強勁的《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亦受影響,上映僅三天後票房下滑。
其次,共同社及香港《星島日報》亦報道,中日交流活動多項受阻。「東京-北京論壇」原定22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由日本民間非營利組織「言論NPO」與中國國際傳播集團共同主辦,但因中方視高市言論為「挑釁」而延期,連帶延遲公布中日聯合民調結果。香港《星島日報》報道,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原定21日在廣島舉行的「第8屆西日本地區日中友好交流大會」亦因「維安問題」取消。
《環球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共同社報道,在旅遊及經濟層面,中國外交部及文化和旅遊部於14日及16日先後提醒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及「謹慎規劃赴日留學」。共同社報道,多家大型旅行社隨即暫停銷售日本遊產品,包括團隊遊及自由行,同時停止受理赴日簽證,並提供全額退款。據航班管家數據,11月3日至9日中國大陸至日本航班量為1189班次,較10月同期下降14.5%。
大河報報道,中國國航、東航、南航及川航等航空公司發布特殊處理方案,允許12月31日前赴日機票免費退改。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受此影響,日本股市11月17日收低,資生堂跌9.08%、三越伊勢丹跌11.3%、全日空及日本航空跌逾3%。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野村綜合研究所高級經濟師木內登英估算,若中國訪日遊客減少25.1%(類似2012年釣魚島事件),日本未來一年GDP將損失0.36%,經濟損失達2.2萬億日圓。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統計,今年1至9月中國訪日遊客達748.72萬人次,佔日本入境遊客總數20%,但旅遊業僅佔日本GDP 1.4%。
共同社、香港無綫新聞、《香港01》報道,日本方面則試圖緩和局勢。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於17日訪華,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磋商,解釋高市言論「未改變日方一貫立場」,並呼籲避免影響人員交流。《香港01》報道,日本駐華大使館於17日發電郵提醒在華日本人注意安全,「外出時提防可疑人員」。日本國內民調顯示,高市支持率不降反升:共同社調查為69.9%(升5.5%)、朝日新聞為69%(升1%)、ANN為67.5%(升8.8%)。台灣風傳媒報道,日本前首相亦批評高市言論「輕率」,但部分輿論支持其對華強硬。
人民日報、新華社、香港經濟日報及日經中文網報道,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於11月17日發表鐘聲評論,警告高市言論暴露日本右翼勢力危險觀點,呼籲國際警惕日本戰略轉向。新華社亦發文批評高市「將日本拖入國家危機」。官媒《玉淵潭天》指,中國已準備對日實質反制,包括暫停經濟、外交及軍事交流。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19
- 2025 年 11 月 18
- 2025 年 11 月 18
- 2025 年 11 月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