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收到報料,指教育局去信辦學團體、18區校長會等,要求在周三(19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教育界全港動員大會」中,派出1位代表出席。有前校長指出,要求在這種造勢大會「交人頭」絕對是「前所未有」,《追光者》更獲得另一封由教育局發出的電郵,要求未回覆出席的學校「盡快」填妥出席名單並回覆。
教育局校本管理組於11月13日向本港辦學團體發出電郵,指將於19日舉行的「教育界全港動員大會」,透過全港各主要辦學團體、學校議會、18區校長會及專上院校公開鼓勵學界支持本屆立法會選舉,「展示全港學界的團結和動員力量,積極鼓勵各學校及不同持份者(包括教職員、家長、校友和社區人士)」在本屆立法會選舉中投票。
電郵亦指明,請收件團體「安排1位代表(立法會合資格選民)出席上述動員大會」,並於周一(17日)中午前回覆。


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張校長(化名)向《追光者》表示,這種由教育局舉辦的立法會選舉動員造勢大會,過去未曾出現,而發電郵到辦學團體,指明要安排1位合資格選民出席,更是「前所未有」。他更透露,有學校在截止後未有回覆,即收到教育局致電催促「交人」,「問有沒有代表會來,當然未必說一定要,但他們既然這樣說,辦學團體根本沒有空間說派不到人」。
截止後2個多小時即發電郵催促回覆
張校長指出,局方致電催「交人頭」對學校負責人來說是一種壓力,「你不可以不理,可能有些會想不理,過了截止就算。 但過了期限見你沒回覆,他就打來問你為甚麼」。
本台獲得另一封由教育局發出的電郵,要求未回覆出席的學校「盡快」填妥出席名單並回覆。該電郵寄出日期為17日下午2時24分,即截止後的兩個多小時。

過去多年擔任校長,他憶述上一屆立法會選舉,教育局局長亦有去信學校呼籲投票,卻以較「含蓄」的方式。信件雖然使用教育局信紙撰寫,卻用白色信封郵寄,信封上沒有其他標示,除非拆開信否則不會知道誰是寄件人。
局方常稱「政治不要帶入校園」 校長:動員就是一種政治姿態
而這次局方舉辦盛大的動員大會,他直言覺得「有少少過份」,尤其是當局經常掛在口邊「政治不要帶入校園」。他分析,過去學校亦會在校園張貼宣傳投票海報,「這樣沒有問題,投票是公民責任,但去到搞個大會,要派代表出席,就超過所謂的公民責任層面」。他強調,這樣明顯已構成「表態」,對學校或辦學團體來說,絕不恰當。
他觀察到身邊其他校長或老師,對局方此舉都感到很「突兀」,但不意外,「用教育界名義去做所謂的動員大會,的確是一種政治姿態,到底動員背後,你想達到甚麼目的?以前我們投票是很個人的行為,也尊重每個人的決定,現在卻再沒空間去讓你選擇是否支持」。他覺得這並不是一個民主社會應發生的事,應該讓每個人有空間讓群體決定是否參與,「或者我決定保持中立呢」。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17
- 2025 年 11 月 17
- 2025 年 11 月 12
- 2025 年 11 月 11
- 2025 年 11 月 14
- 2025 年 11 月 14
- 2025 年 11 月 13
- 2025 年 11 月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