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聲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國官媒強烈反擊。《人民日報》指高市背後體現「根深蒂固的錯誤歷史觀」。不過,一向戰狼本色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罕有為事件「降溫」,批評部份帶官方標識的社交媒體帳號在評論時用詞過激,認為做法「不妥」,其言論隨即在中國網絡引發兩極反應。
胡錫進周日(23日)晚在微博發文指,當前中國對日「鬥爭」態勢「堅定、有力」,但留意到少數官方帳號在批評高市及警告日本右翼時,用語可能造成誤判。他稱:「官方帳號應盡量使用準確語言傳遞真實信息,更有利引導公眾預期。」他強調,對日關係或將長期持續,若出現「不切實際預期」,對中國社會造成的誤導,將大於對日方可能產生的震懾。
與此同時,《人民日報》論壇版發表「朱成山」署名文章,強烈譴責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指其背後體現「根深蒂固的錯誤歷史觀」。文章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為例,批評高市多年否認南京大屠殺及強徵「慰安婦」等史實,又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形容其「右翼本性」鮮明。
高市民調持續高企
文章回溯高市自1993年當選國會議員後的公開立場,包括主張修改和平憲法、擴大自衛隊權限及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並將其與其他日本右翼政治人物相提並論。文章指出,這些言行本質上皆屬軍國主義史觀的延伸,並強調今年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歷史教訓不容忘卻」。
《人民日報》評論最後指出,歷史不會因否認而消失,也不會因掩蓋而褪色;捍衛歷史真相既是對逝者告慰,也是對和平守護,重申中日關係要沿正確方向前行,需以「正視歷史」為前提。
高市日前出席南非G20峰會時,並沒機會與同場的中國總理李強對話,高市發言時,李強甚至「離席」。高市在峰會結束後表示,從未關上與中國對話的大門。而日本《讀賣新聞》的民調指,高市的內閣支持度達到72%的持續高位;《每日新聞》的另一項民調亦顯示,有五成受訪者認為高市的言論無問題,而認為有問題的只有24%。
不過,多名日本前首相亦對高市言論提出批評。《新華社》報道,石破茂日前在電視節目表示,歷屆日本政府處理日中關係時,一直「小心、小心、再小心」,現政府應充分認識日本長期基本立場,未來政策推進須保持慎重。另一前首相野田佳彥受訪時指出,目前日中緊張升溫源於高市輕率言論,高市須向中方作出解釋,透過對話推動關係改善。鳩山由紀夫亦在社交平台發文,指高市言論令日中關係急劇惡化,對國家造成損失難以估量,敦促高市儘快糾正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