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今日(1日)在南韓慶州閉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會上宣布,下一屆峰會將於2026年11月在深圳舉行,屆時中國將第三次擔任APEC東道主,預計屆時未必如今屆般,民眾可因不同議題在會場外舉行抗議活動。
出席今年峰會的各地領導人於閉幕後依傳統合照,南韓總統李在明站於前排中央,習近平則位於其右,而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等則在後排。
習近平在東道主交接環節表示,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合作機制,對促進區域增長與繁榮作出重要貢獻:「構建亞太共同體是實現亞太地區長遠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也是各方共同願景。」他續稱,中國將以主辦峰會為契機,與各方攜手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互聯互通、數位經濟與人工智慧等務實合作,「為亞太發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動力,造福亞太人民」。
習近平並特別提到,深圳在數十年間從落後小漁村發展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象徵,也是「中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重要窗口」。
據資料顯示,中國曾兩度主辦APEC會議,分別於2001年在上海及2014年在北京舉行,明年深圳峰會將是第三次。
李家超:與泰國及智利領袖交流
而在今次會議期間,與會各方通過《慶州宣言》、《人工智慧倡議》及《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框架合作》三份成果文件。《慶州宣言》首次納入「文化創意產業」為亞太新成長動力;《人工智慧倡議》則為首個APEC正式化的AI共同願景,推動共享AI發展成果與基礎設施投資;《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框架合作》提出五大重點領域合作方向,包括建立具韌性的社會體系等。
而李家超則在社交平台表示,於會議期間與泰國總理阿努廷、智利總統博里奇及文萊蘇丹哈桑納爾等短暫交流,強調透過APEC,各經濟體領袖「難得聚首一堂,共商促進區域發展和經濟合作大計」,並期望攜手為亞太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01
- 2025 年 10 月 30
- 2025 年 11 月 01
- 2025 年 11 月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