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障,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為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力量。
文章發表於《人民日報》第3版,指緊扣四中全會精神,指出「治國必先治黨,黨興才能國強」。文章首先回顧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保障作用,指為新時代事業提供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保障,提升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之後詳細分析「十五五」時期複雜形勢對治黨的新要求,包括國際變局、國內發展不平衡,需解決黨內鬆勁畏難等問題;再部署縱深推進措施,強調「五個進一步到位」,包括加強政治建設、思想武裝、組織體系、作風糾治和反腐敗鬥爭,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
蔡奇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反腐敗鬥爭縱深推進,提升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並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開展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呼籲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基層減負和廉潔文化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黨建引領。
歷史上,對上一次大規模「反貪」「整黨」為1983-1987年的黨整頓運動,文革結束後,為撥亂反正、清除文革遺毒而發起,運動當時針對「三種人」(文革中打砸搶分子、幫派思想嚴重者、造反派頭頭),清查黨內不良分子約10萬人,調整幹部隊伍,恢復黨的紀律和團結。而習近平上台後,則持續以「反腐」為名,對黨政軍進行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