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周四(23日)閉幕後公布黨內人事任命,被視為習近平親信、以鐵腕反腐聞名的張升民,升任軍委副主席,料將強化軍中紀檢權力。會議並「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至於遞補的11名中央委員,都是來自遼寧、寧夏、吉林等地,地域分布分散。分析人士指出,這次人事調整主要是為了穩定權力架構,並保持各部門運作平衡,並非地方勢力重新分配。
北京黨史學者宋軼翔指出,四中全會一次過遞補十一名中央委員,並增補軍委副主席,在近三十年中共全會歷史上屬罕見情況,顯示人事變動涉及範圍廣、層級高,也意味本屆中委中有相同數量出局。
分析: 從政策調整轉向至權力修復與紀律治理
宋軼翔指出,這次全會的人事變動與軍隊整肅節奏一致。他說:「軍委副主席由紀檢系統出身者接任,反映出軍中權力重心正在向紀律體系集中,也就是強化內部管控。中央委員大規模遞補,顯示組織運行重點從政策調整轉向至權力修復與紀律治理。」
新華社指張現任軍委副主席,中紀委副書記,中央軍委紀委書記兼中央軍委監察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火箭軍上將。
張升民與習近平同是陝西出身
現年67歲的的張升民,陝西武功人,而習近平也是陝西人。張升民有上將軍銜,其仕途主要在軍隊政治工作系統展開,早年畢業於空軍航空工程學院導彈工程系,後進入陸軍系統。1990年代起,張升民在第二砲兵(現火箭軍)任職,從政治部組織處長逐步升至第二砲兵政治部副主任。2012年,調任軍委紀委,擔任副書記,2017年升任軍委紀委書記,成為習近平軍中反腐運動中的關鍵人物,曾負責調查多名軍中高層,如張陽、房峰輝等落馬案。2022年二十大後,張升民進入中央軍委,擔任委員兼軍委紀委書記、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張升民被視為習近平親信,以鐵腕反腐聞名,其仕途與習的軍改緊密相連,此次升任軍委副主席,將強化軍中紀檢權力。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軍事觀察人士表示,張升民籍貫陝西武功,屬於陝西地緣圈,被歸入長期形成的陝西系人脈範圍。他說:「他與總書記同屬陝西出身,這一地緣背景在軍內人事佈局中具有象徵意義。」他特別指出,自2012年後,多名陝西籍幹部在軍隊與紀檢系統中晉升,形成穩定派系結構。
軍方罕有一次過查處多名將領
四中全會並審議通過中央軍委關於何衛東、苗華等9名解放軍將領審查報告。會議並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對何衛東等14人所作的開除黨籍處分。被開除出黨的14人,除何等9名將領,亦包括唐仁健、金湘軍、李石松、楊發森、朱芝松等5人。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國國防部宣布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中央軍委委員兼軍委政治工作部原主任苗華等9名解放軍高層將領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軍籍。何是自1971年林彪叛逃墜機事件以來,中共近60年來首位在任期間遭到清洗的軍委副主席。何今年3月11日出席全國人大閉幕式後從未公開露面,之後接連缺席中共高層重要活動。
受訪軍事學者陳先生指出,這批人多為上將級軍銜,職務涵蓋軍委副主席、政治工作部主任及多個戰區司令。此次查處在層級與密度上均屬罕見。熟悉解放軍架構的陳先生分析,四中全會人事調整在時間上緊接軍隊整肅,屬同一政治節奏。副主席補任與中央委員遞補同步宣佈,反映高層在軍政兩端同時修復權力鏈。
新任中央委員沒有派系色彩,主理經濟
另外,四中全會並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于會文、馬漢成、王健、王曦、王永紅、王庭凱、王新偉、韋韜、鄧亦武、鄧修明、盧紅等人為中央委員會委員。其中至少有于會文、馬漢成、王健、王新偉、韋韜、鄧修明等七人近年主持地方債務化解與產業轉型項目,涉及湖南、寧夏、吉林、河南、貴州等地,被視為地方經濟風險治理與結構調整的主要執行群體。
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高校政治研究學者指出,依照黨章規定,中央委員出現缺額時,由候補委員依得票順序遞補。他說:「但一次遞補十一人屬少見情況,顯示軍隊及地方同時出現人事空缺,需要快速修復中央委員會結構。」該學者表示,此次補位名單兼顧年齡、履歷與系統平衡,並考量地方經濟與紀律序列。
這批新委員多數出生於1960年代中後段,平均年齡約58歲,較原有中央委員年輕約兩至三歲,呈現明顯「中生代化」。值得注意的,是這批人當中沒有來自浙江、福建,也非共青團出身,也就是說,既不是「之江新軍」,也不是「團派」,跟之前外間一直傳言有很大出入。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0 月 23
- 2025 年 10 月 23
- 2025 年 10 月 20
- 2025 年 10 月 24
- 2025 年 10 月 18
- 2025 年 10 月 21
- 2025 年 10 月 20
- 2025 年 10 月 23
- 2025 年 10 月 23
- 2025 年 10 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