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爭奪北極控制權再起波瀾,中共「一帶一路」殺入西歐!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向芬蘭購入「世界最好的破冰船」,以遏制中俄對北極野心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出人稱「一帶一路」北極延伸版的「冰上絲綢之路」出現突破。中方聲稱「全球首條中歐北極快航」成功通航,一艘載滿電池、儲能櫃等貨品的貨船,上月杪由中國出發,取道北極東北航道,經過20日航程,周一(13日)抵達英國。不過,因貨輪途中遇上風暴「艾米」(Storm Amy),因此需時20日才能完成航程,較原先預計的18日多兩日。
中共官媒大肆報道,全球首條中歐北極快航航線成功通航消息。據報,一艘名為「伊斯坦布爾橋」號貨船,上月23日由寧波舟山港出發,周一晚抵達英國最大貨櫃碼頭費利克斯托港(Port of Felixstowe)。該貨輪之後,將駛往德國、波蘭及荷蘭港口卸貨。報道指出,該批貨物包括充電電池、儲能櫃及服裝等,總值14億人民幣(15.25億港幣、1.47億英鎊)。中國官方新華社現場圖片顯示,現場有印上「費利克斯托港歡近中歐北極快航、中英最快航線」字樣的貨櫃箱。
中歐北極快航稱可駁英荷德波蘭
中媒聲稱,該條北極航道經白令海峽進入北極東北航道直達歐洲,聲稱串聯起寧波、上海、青島、大連等中國港口,另一邊連接英國費利克斯托港、荷蘭鹿特丹港、德國漢堡港以及波蘭格但斯克港,被指是中歐主要港口最快貨櫃航線。
報道聲稱,該航線航期不僅少於好望角航線的約50天及蘇彝士運河航線的約40天,甚至還少於「中歐班列」(鐵路)的約25天。不過,伊斯坦布爾橋號航程較原先估計的18日更長,須時20時才能完成整個航程。
報道引述經營該航線的海傑航運(香港)有限公司指出,中歐北極快航航線適合運送時效性要求較高的商品,指伊斯坦布爾橋號主要運輸貨品以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產品為主。該公司並計劃明年投入更多冰區加強型船舶運力,初步實現夏季通航區固定航線布局。
北極航道西北線格陵蘭旁往美國
北極航道共有3條,分別為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及中央航道。三者均以美國阿拉斯加對開的白令海峽為起終點,東北航道經俄羅斯北岸如亞馬爾半島進入大西洋東岸,直達歐洲,西北航道則沿加拿大北岸在格陵蘭旁入大西洋西岸,前往美國。
全球氣候暖化,北極海冰融解,航道潛力大增,中國早於2018年公布首份北極政策白皮書,表明借北極航道,和美、俄等北極國家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外界形容中方此舉顯示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意將「一帶一路」發展計劃北擴。其實,中國在此之前對北極已有不少動作,欲買地建渡假村,又建北極光天文台,甚至參與多個油氣計劃,包括美國在內的北極國家早有疑慮,擔心中國背後的長遠戰略目的,甚至是否計劃在北極駐軍。
侵搜購破冰船加強美國北極圈地位
特朗普去年再度當選總統,未正式再度入主白宮前,以位於美國東岸外、目前由丹麥控制的北極島嶼格陵蘭島對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為由,重申希望收購格陵蘭。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今年一月指出,特朗普希望收購格陵蘭及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是出於合理的美國國家安全考慮,指中國在北極和中南美洲的活動與影響日增引起美國的關注。雖然他無法預測特朗普任內能否從丹麥購買格陵蘭或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但他向美國公眾大派定心丸,指特朗普四年任期結束,美國在北極及巴拿馬運河的利益將會更加安全。
特朗普日前在友好、芬蘭總統斯圖訪美期間宣布,美國計劃從芬蘭購買11艘破冰船,其中4艘在芬蘭製造、7艘在美國製造。這是去今年3月特朗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面時宣布,美國有意訂購48艘破冰船,以「加強美國在北極圈的存在」之後,進一步落實壯大美國破冰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