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冇試過,喺一個陌生嘅地方,突然懷念起「以前」嘅「自己」,我就係一個成日喺香港打波、流汗、鬧人、然後又笑返轉頭嗰個我。
嚟到英國之後,冬天漫長又沉悶,有時靜到連自己都認唔到。直到有一日,有個朋友 message「喂,不如出嚟打返波?」——嗰句說話,好似有人喺心入面開咗盞燈。
球場上嘅光
最初我哋只係幾個想郁下、散下悶氣。慢慢地,由幾個人變成幾十人,會出嚟練波,再到組隊比賽。我就係咁,成為 Manchester HongKongers Basketball Group 嘅一份子。
呢個社群成立四年,靠住「籃球」,一步步變成今日曼城香港人嘅運動社群。
我哋參加緊本地聯賽 MABL(Manchester Area Basketball League),亦曾經參加英格蘭港人籃球聯賽,曼城地區嘅私人聯賽,更加會係組入面搞聯賽鬥波。
講真,贏唔贏波唔係重點,最難得係每次比賽都有嗌:「好波!」、「傳波呀!」——嗰一刻,球場變咗時光機,將我哋帶返去香港,帶返去嗰種「團結、熱血、唔怕輸」嘅感覺。
今季,我哋開局五連勝。
但對我嚟講,最值得講唔係戰績,而係精神。
有人放工幾攰夜晚都嚟練波;有人帶埋細路坐喺場邊打氣;有人受傷後重新企番起身,就係為咗再一次聽到開波嗰聲哨子。
嗰份堅持,正正就係「香港人」嘅本意:你未必永遠贏,但你肯出現,就會堅持到黎明。
當籃球遇上音樂
今年,我啲隊友做咗一件連自己都估唔到嘅事——唱歌。
我哋同曼城嘅香港人樂隊 Gen03 合作,改編咗《男兒當入樽》嘅主題曲,由我哋自己重新填詞、錄音、主唱,最後誕生咗屬於 Manchester HongKongers 嘅:《照耀漆黑》。
填詞嘅朋友話:「我哋喺異鄉打波,就好似喺黑夜中搵光,所以想寫一首歌,留低我哋嘅故事。」
於是有咗嗰句——
「哪懼怕冷夜灰暗沒曙光,你共我照耀漆黑綻放。」
每次唱到呢句,我都覺得心入面好實在。
因為我真係喺最灰暗嘅時候,俾隊友、俾呢班人照亮。
隊歌入面仲有句歌詞話:
「懷著鬥志挫敗對手驅散,你我密契滿心間。」
呢幾句,講嘅唔止係籃球,而係生活。
喺異鄉,我哋面對唔同嘅工作文化、語言障礙、適應壓力。
有時你覺得「邊個明我」,但原來一首歌、一場波、一次笑聲,已經足夠令彼此明白——大家都係努力緊生活、努力緊唔好忘記自己。
下一代的延續
我哋仲有 Manchester HongKongers Jr.,間中同一班小朋友一齊打波。
有家長話,當佢哋聽到啲細路喺球場上大叫「傳波呀!」,嗰種熟悉嘅語氣,彷彿令佢哋瞬間回到香港。
原來運動唔止係競技,仲係文化同記憶嘅傳承。
有啲小朋友喺呢度識咗新朋友;有啲家長因為每星期一齊睇波,變成咗朋友。球場變咗社區中心——喺冷冷的曼城冬夜裡,充滿香港味嘅溫度。
堅持做喜歡的事
有人問我:「你哋唔係職業球隊,點解咁博?」
我笑住答:「因為我哋唔止打波,我哋係搵緊自己。」
呢個群組入面,有工程師、有護士、有學生、有全職爸爸。大家白天面對唔同壓力,但一到球場,就變返最真嗰個自己。有人帶飯盒嚟邊食邊睇;有人打完波幫手收器材;有人唔識打波都嚟傾吓偈、見吓朋友——呢啲都係畀到我哋嘅能量。
對我哋嚟講,運動係避風港,係一個「唔需要解釋」嘅地方。你可以講笑、可以用自己語言溝通、分享生活煩惱。球場上冇階級、冇年齡界線,只有共同嘅節奏。
追光,不只是勝負
「哪懼怕冷夜灰暗沒曙光,你共我照耀漆黑綻放。」
我哋唱嘅唔只係歌,係對生活嘅信念。
有人話移民生活充滿未知,但其實人生邊度冇未知?
只要你仍然有熱血、仍然肯試,就會有光。
無論你喺英國定喺香港,我都想邀請你——試下郁下身,做一樣你鍾意嘅事。
唔一定係籃球,可以係畫畫、跑步、寫字、唱歌。
唔駛等完美時機,因為追夢嘅起點,永遠都係「而家」。
每個人都係自己生命裡嘅「追光者」。
喺異鄉,喺球場,喺音符之間,我哋一齊流汗、一齊大笑,然後喺寒夜裡,一齊發光。
*****
💬 想了解更多:
🎧 《照耀漆黑》翻唱連結: 點擊收聽
👉 Facebook:Manchester HongKongers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anchesterhkers?igsh=NHE2MXc5OGM0OTVy
📝 作者:Andy
熱愛籃球的離散港人,現居曼城。平日返工、鍾意打波、更鍾意音樂。相信「只要你肯出現,就已經係光。」
*****
《追光者》歡迎讀者投稿,本平台保留刪改權,一經採納刊登,不另作通知。投稿請電郵至 editorial@pulsehk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