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為的5G基礎設施逐步被歐洲多國封殺後,其太陽能設備的安全風險再掀各國關注。兩名歐洲議會議員發起聯署,敦促歐盟立即封堵太陽能裝置的「高風險供應商」,目前已有十多位議員參與聯署,預計聲明將於下週提交。有網絡安全專家警告,華為能夠遙距惡意操控太陽能裝置,導致電網不穩定,甚至可令裝置着火。
據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道,兩名歐洲議會議員,包括香港監察贊助人Miriam Lexmann,以及前荷蘭國防部網絡安全部官員Bart Groothuis草擬一封聯署聲明,將於下週提交予歐盟委員會。該聯署聲明要求歐盟立即制訂「具有約束力的措施,限制高風險供應商進入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並應在立法前實施臨時措施,應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為歐洲太陽能設施造成的安全危機。
華為是歐洲太陽能變頻器龍頭 專家警告中國可進行遙距破壞
目前,華為是歐洲太陽能板變頻器的最大供應商,該裝置負責把太陽能板收集到的能量轉換成流入電網的電流。根據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Power Europe)的研究,中國企業掌控歐洲約65%的太陽能板總發電容量,華為居首,其次為由人大代表曹仁賢控制的陽光電源。
捷克科技大學網路安全研究主任Erika Langerová在9月一場美國駐歐盟代表團記者會上已發出警告,指華為等中國企業能夠透過遙距操控,頻繁開關太陽能變頻器,製造電網不穩定,甚至關閉變頻器的安全設施,使太陽能供電裝置着火。今年4月西班牙及葡萄牙全國大停電,正是源於電力供應突然激增,而兩國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佔比高達四成。
Langerová強調,即使禁止使用華為的太陽能板變頻器,歐洲的製造商仍能即時補位,唯獨儲能系統及風力發電機仍高度依賴中國。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高級政策研究員Tobias Gehrke提到,早幾年歐洲的再生能源製造商仍具有競爭力,但中國政府透過大量補貼,讓中國的再生能源裝置得以以低價攻入歐洲市場。
《路透社》在今年5月的報道中亦提及,去年11月美國部分地區的太陽能板變頻器突然遭到中方關閉,但美國政府未有透露實際影響,但報道中提到美國政府正對這些來自中國的能源裝置進行調查及分析,並初步認為這些裝置「足以物理地摧毀電網」。
立陶宛率先禁用中國能源裝置 台灣立法院亦曾出現華為變頻器
部分歐洲國家已經率先行動。去年11月,立陶宛禁止大型太陽能、風能電場及儲能電池廠使用中國製控制系統,以免這些能源裝置受到中國以遙距方式造迼成干擾及破壞。捷克國家數碼資訊安全局上月亦發表報告,警告中國能夠透過遙距操控對能源,以至各種電子裝置,影響它們正常的運作。德國內政部亦早於2023年已開始調查包括華為等中資企業的「能源管理組件」,擔心它們可能被中國用作「行使國家權力」的工具。
2020年,台灣立法院鎮江會館的太陽能板被發現使用了華為變頻器,時任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獲悉後,便要求廠商立刻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