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
選前八天(11月15日),美國作為文明世界的一員伸出第一隻正義之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將人權法案提交大會審議,並啟動最快速的「熱線」(hotline)機制,使法案毋須正式表決;只要在規定時限內無議員反對,即視作全院一致通過。其後續工作是統一參、眾兩院版本,再交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法案要求檢視香港是否維持高度自治,以決定是否取消《香港政策法》賦予香港的特殊地位,並可制裁損害人權的官員及與其合作者,籍此向特區政府與北京施壓,促使其以政治方法解決問題,而非僅以武力壓制民意。
選前四天(11月19日),美國參議院宣佈:審議參議院版本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以及限制向香港警隊出口彈藥的法案;經兩黨議員先後發言後,兩法案均以「一致同意」方式、毋須表決下通過。
選前三天(11月20日),眾議院亦快刀斬亂麻,免去兩院版本整合程序,直接以417票贊成、1票反對,壓倒性通過參議院版本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至此,法案已完成所有國會流程,只待總統簽署便可正式生效。依照美國憲法,總統可簽署同意或否決法案,亦可在十天內不作處理而使法案自動生效;惟若十天內國會休會,法案將自動被否決。為避免出現此情況,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選擇放棄眾議院草案,直接表決參議院的「減辣版本」,迫使白宮須在國會休會前明確表態。今次《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參、眾兩院幾乎一致(全票減一)通過,恰好回應了美國約三億三千萬人民對香港人追求「法治、人權、自由與民主」的支持——因為這些議員皆由一人一票的民主程序選出的。
選前兩日(11月21日),英國亦伸出第二隻正義之手:英國駐港領事館前僱員鄭文傑(Simon Cheng)披露,自己於8月在深圳被警方以「嫖娼」為名拘捕,並在審訊過程中遭受不人道對待,包括酷刑與毒打。事件曝光後,英國外交大臣隨即問責並要求中方展開調查;外交大臣此舉,實際上代表著約六千七百萬英國人民向中共中央交涉。
吳明德博士
資深銀行家
《今天是禮物》專欄系列之前其他文章,請到《追新聞》網站瀏覽:https://thechasernews.co.uk/t/今天是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