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文字大小Aa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離散・港情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專欄評論

京城外望|明報已故老闆張曉卿不慎捲入中共高層權鬥

程翔
2025 年 11 月 22 日
分享
12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張曉卿逝世,《明報》在11月13日以社評「懷念一個好人:張曉卿先生」悼念。社評雖肯定其人品,但標題僅以「好人」二字總結,似乎反映了外界對這位媒體老闆長期以來難以言說的複雜觀感。

筆者與張曉卿並無私交,僅能從其公開行為作評價。他白手興家,自有其眼光魄力與處事能力值得肯定;但當他成為華文媒體帝國的掌舵者,人們自然會以另一把尺衡量:他如何使用這項社會公器?從傳媒公共責任的角度看,他的表現令人失望。其行為不但涉及「公器私用」,更使其媒體深度捲入中共宣傳體系。本文主要聚焦於其「公器私用」的部分。

張曉卿曾在《明報》56周年致辭中強調媒體  要「永遠說真話、獨立敢言、探求真相、為民喉舌」,又指媒體是「第四權」,肩負監察政府和彰顯公義。然而,他在掌管《明報》期間因屈服於政治壓力,先後撤換兩任廣受業界尊敬的總編輯劉進圖(2014)及姜國元(2016),並壓制批評中共及港府的文字,甚至使連連載30年的尊子漫畫亦難逃被棄。其言行落差極大。

一、公器私用的典型案例

張曉卿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遼寧投資,因而結識薄熙來。薄於2007年調任重慶後,張立即利用其媒體資源歌功頌德。2009年2月,《亞洲週刊》文章首次提出「重慶模式」,大讚薄熙來的施政,後來薄熙來推動「唱紅打黑」,該刊更進一步美化為「紅色 GDP」。這些吹捧迅速在中國媒體內被複製、擴散,極大推動了薄的政治形象。

筆者對此深感不以為然,曾直斥《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薄熙來上任不足兩年,何來「模式」可稱?但對方不予回答。

二、傳媒老闆親自「唱紅」

張曉卿不僅利用自家媒體,也動用行業平台支持薄熙來。他擔任「世界中文報業會」會長時,在2009年選擇於重慶舉行年會,並在會上稱讚薄熙來具備「高深學養」。2011年,他又以「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主席身分,將第六屆華文傳媒論壇安排在重慶,並與薄熙來同台合唱紅歌,實質為「唱紅打黑」背書。

三、在重慶設立「世華」西部中心

2011年9月,張曉卿旗下常青集團宣布在重慶投資100億人民幣建設「世界華文傳媒中國西部中心」,《星洲日報》報道形容他給予重慶「最信任的一票」。此舉象徵他全面押注薄熙來。

四、薄熙來落馬後的急速轉軚

薄熙來2012年被捕後,《亞洲週刊》迅速轉變立場,由邱立本撰文嚴厲批薄,強調其踐踏法治。張曉卿亦撰文稱「唱紅打黑」是時代倒車。《亞洲週刊》更密集刊登批薄文章,前後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暴露人性與政治投機的醜惡。

五、誤闖中共高層鬥爭的泥沼

薄熙來落馬後,北京派人到港調查其如何動員港媒助勢,調查範圍包括《亞洲週刊》。決策層欲確認薄是否建立「重慶—香港」的權力走廊,也想了解其背後是否有更高層支持。

事實上,2012年十八大前,薄熙來與習近平曾被視為接班的兩大選項,兩派角力極為激烈。張曉卿以為支持薄 熙來是投資其政治前途,卻不知這等於站到未來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對立面。習近平上位後,張自然要尋求「補過」。

六、戴罪立功:撤換劉進圖

2014年1月6日,《明報》突然撤換總編輯劉進圖。此事極可能是張曉卿向北京「將功贖罪」的手法。

背景是:2014年1月20日,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發表中國精英在海外資產的調查,涉及多名中共高層,包括習近平親屬。《明報》是合作媒體之一,作為總編輯的劉進圖自然需負責。中共已向大陸合作媒體施壓,按照常理,北京必然也會向《明報》老闆施壓。張曉卿選擇撤換總編輯,以示政治態度。

劉進圖被撤換後一個多月,便在2014年2月遭暴徒斬傷七刀。暴力與政治壓力的時間點重疊,正反映涉事內容觸及敏感利益。張以「斯文方式」消音,歹徒則以暴力滅聲,雖手段不同,作用相同。

當張曉卿強調《明報》要「揭露黑暗、彰顯公義、為民發聲」時,他是否會感到羞愧?此已不得而知。

標籤:中共權鬥張曉卿明報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美國逼烏克蘭接受「和平」方案   否則切斷情報共享及武器供應
下一篇 那些我在英國遇到的香港人|那個公開自己拍拖的男生(泰來)

編輯推介

圖解DATA︱英國大規模改革庇護政策 20年永居等待期成歐洲之最 香港抗爭者受影響
2025 年 11 月 23 日
內政部回覆確認:新入息要求和B2水平適用於BN(O)港人 港人組織:極憂慮
2025 年 11 月 22 日
來論|《武士生死鬥》:明治維新下的武士末路(林兆彬 )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採訪手記|3小時4度致電英國內政部 記者如何在迷霧裏覓答案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圍爐啊喂|加拿大溫哥華陳橋新聞攝影展     英國雷丁《十年》十周年電影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倫敦開放心靈講座第六講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最多瀏覽

那些我在英國遇到的香港人|那個公開自己拍拖的男生(泰來)
2025 年 11 月 22 日
美國逼烏克蘭接受「和平」方案   否則切斷情報共享及武器供應
2025 年 11 月 22 日
中國動用上百民用渡輪與貨船參與侵台演習 路透:規模或超諾曼第登陸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銅鑼灣書店事件10年|林榮基專訪 異鄉癌症復發 繼續賣書
2025 年 11 月 21 日
英揆據報將批中國「超級大使館」規劃 居民組織擬入稟法院阻止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港聞編輯推介

Pulse 快評|12月7日變相公投(林兆彬)

2025 年 11 月 19 日
兩岸國際

不是短評 |高市早苗「台海」強硬言論無彎轉   反映日本人對「永遠反省」的集體厭倦?

2025 年 11 月 18 日
專欄

Onward and Upward|How to study Shakespeare (and not hate it)

2025 年 11 月 18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