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教育界發生一件極可能成為香港正體字正式步向「死亡之路」的分水嶺事件。
面書專頁《教育刺針》引述讀者傳來沙田官立小學通告,表明將「在校內測驗及考試中,接受學生使用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範的正規簡體字作答」,「內地背景」及「習慣使用簡體字的學生」都適用,原因是該校「一直致力營造共融、公平的學習環境,並重視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與文化適應力」,旨在「照顧學生背景日趨多元的學習需要」。
可是,如此「德政」不僅引來網民口誅筆伐,家長聯署反對、批評這個安排對正體字學生不公平。更出人意表的是,連前特首兼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國家領導人梁振英也撰文批評,指內地學童「既然來了香港,而香港是使用繁體字的特區(政府公文、外資中資港資企業、報刊書籍,還有內地來港的學生在香港的證件,無一不用繁體字),為甚麼不努力學繁體字?日後在香港工作,可以不用繁體字嗎?」他又抨擊學校沒盡責、老師沒盡職,「學生學習繁體字的進度和成績是一碼事,學校放棄要求,放棄教的責任是另外一碼事。香港保留的繁體字、粵語和高水平的英語能力,都是香港的特色,是有必要的。這些在香港回歸前都深入的討論過。」
本文為節錄版本,全文請到Patreon閱覽: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07
- 2025 年 11 月 06
- 2025 年 11 月 03
- 2025 年 10 月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