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週一(10月20日)在白宮簽署一項價值85億美元關鍵礦物協議,顯示美國對澳洲豐富稀土資源的興趣,被視為對中國最新礦物出口限制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指出,協議經過數月談判才達成。他強調,協議將有助於鞏固美國與盟友之間的供應鏈合作,「這是確保美國製造業和國防產業不再受制於單一來源的重要一步。」
這項協議出台之際,北京剛要求外國公司在出口含有微量中國來源稀土,或使用中國技術製造的磁體時,必須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此舉被外界視為中國利用稀土資源對美國施壓的最新手段。
特朗普:要「對中國好」,但須達成「公平」協議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表示,月底會跟習近平在南韓會面,他的首要任務是與中國達成一項「公平的」貿易協議。
他再次說:「我想對中國好。我很珍惜我與習主席的關係,我們的關係非常好。」
美澳稀土協議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分析指出,儘管美澳稀土協議被形容為「戰略突破」,但短期內難以立即取代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
根據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於2023年發布的研究報告《Critical Minerals and the Indo-Pacific Supply Chain》指出,美澳合作雖是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可行方向,但美國仍面臨「精煉與分離能力不足」的結構性問題。
報告指出,全球超過九成稀土精煉能力仍集中在中國,這將是美國「去中化」進程中的主要瓶頸。該中心能源與地緣戰略研究員簡・中野(Jane Nakano)當時也提醒,即使美澳簽署新協議,「建設新的加工設施與磁體製造鏈恐需三至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