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延燒至航運領域,中美自10月14日起互徵收船隻停泊費,導致多家美資郵輪公司因拒付費用,大幅取消或調整中國行程,轉而停靠韓國、日本等亞洲其他港口。
中國交通運輸部10月14日發布《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針對美國企業擁有或營運、懸掛美國國旗、在美國建造的船舶收取費用,作為對美國301調查的反制。辦法規定,自10月14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船舶,按每淨噸400元計收;2026年4月17日起調整為每淨噸600元。措施實施僅兩日,即影響郵輪業。
美國豪华郵輪「RIVIERA」號(載客1250人,隸屬諾唯真郵輪控股公司旗下大洋郵輪品牌)拒付約1167萬元特別港務費,取消原定10月15日停靠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行程,改道韓國釜山港。該船9月18日從美國西雅圖出發,經加拿大、阿拉斯加及日本,原本計劃訪華,但為避免費用負擔而調整航線。
美國目前主導全球郵輪市場
此非孤例。多家美資郵輪公司旗下船舶註冊地或所有權符合徵費條件,紛紛取消中國港口停靠。路透社報導,類似措施導致中國船舶也撤出美國航線,形成互斥效應。部分郵輪改停日本港口,如橫濱或神戶,以維持亞洲行程完整性。新浪財經指出,美國控制全球多數訪問港郵輪,若持續拒付,可能影響更多航線。
此事件對多方造成衝擊。多名乘客權益受損。「RIVIERA」號乘客對臨時取消上海行程表達強烈不滿,部分人要求退款或補償。財新網報導,此舉凸顯貿易戰對旅遊業的溢出效應,影響高端郵輪市場穩定。長期看,若美資郵輪退出中國市場,將為非美資公司(如歐洲皇家加勒比或亞洲本土郵輪)帶來機會。財新網指出,美國目前主導全球郵輪市場,此變化可能重塑亞洲航線格局。
美國郵輪公司應對策略:豁免與調整
美國郵輪公司積極應對。文件顯示,不少美資郵輪註冊地非美國(如巴哈馬或巴拿馬),可豁免中國特別港務費。諾唯真郵輪等公司正評估艦隊結構,利用此漏洞繼續維持中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