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報道,白宮週一開始拆除東翼部分建築——這裡傳統上是第一夫人的辦公區——以興建特朗普總統的新宴會廳,儘管該工程尚未獲得負責監督此類項目的聯邦機構批准。這裡曾是地下防空與緊急指揮中心,二戰後改為第一夫人的辦公區,具一定歷史意義。
現場拍攝的照片顯示,一架大型挖土機正在撕開東翼外牆,窗戶與牆面碎裂散落一地,景象震撼。一些記者從鄰近財政部的公園遠觀拆除過程。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聲稱,在白宮建宴會廳是歷任總統的夢想: 「在過去超過150年裡,每一位總統都曾夢想能在白宮擁有一座宴會廳,用於舉辦盛大宴會、國宴等活動。而我很榮幸成為第一位真正啟動這項迫切需要的計畫的總統——且完全不花費美國納稅人的一分錢!」
東翼的改建成本,全由特朗普向商界募捐。
工程未經批准
白宮此項大型工程尚未獲得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National Capital Planning Commission)的正式簽署。該委員會負責審批華盛頓地區的政府建築工程與重大翻修。
委員會主席威爾·沙夫(Will Scharf),同時也是白宮幕僚秘書及特朗普核心幕僚之一,曾在九月的會議上表示,該機構「對位於聯邦土地上的拆除或場地整備工作並無管轄權」。
目前尚不清楚白宮是否已向該委員會提交宴會廳設計方案以供審批。白宮對記者的查詢未作回覆,而由於政府停擺,該委員會辦公室目前也處於關閉狀態。
東翼的歷史與象徵意義
白宮東翼是建築群的一部分,現貌形成於1942年二戰期間,原為掩蔽地下防空與緊急指揮中心而建。自20世紀中葉起,這裡逐漸成為第一夫人的辦公區與白宮訪客入口,象徵著美國總統府由私人住宅向公共政治象徵的轉變。
因此,東翼不僅是功能空間,也具有象徵意義:它見證了白宮制度化的歷程,尤其代表「第一夫人職務」的制度化與專業化。此次拆除工程因此引起部分歷史學者與建築保育團體的關注。
特朗普在七月宣布該項目時曾強調,宴會廳「不會影響白宮主樓結構」,但白宮尚未說明東翼的歷史部分是否將被保留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