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訪
  • 專題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即時頭條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離散・港情
  • 專題
  • 專訪
  • 評論
  • 論壇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兩岸國際新聞

美專家憂美國對華政策混亂「特習會」只能暫緩緊張局勢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舉行研討會,討論中美貿易戰。(CSIS截圖)
駐華盛頓特約記者:奕瑋
2025 年 10 月 24 日
分享
16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在韓國慶州即將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前夕,中美貿易摩擦也持續升溫。多位專家分析稱,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若在會期邊緣接觸,可能為局勢提供一次「戰術性停火」的窗口。

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召開前夕,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周四(10月23日)舉行研討會,聚焦中美經貿關係及區域經濟前景。多位專家指出,美中之間的「技術冷戰」持續升級,關稅與出口管制延伸至高科技與資源安全領域,而特朗普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缺乏協調,使盟友陷入焦慮。

外交學者: 美國整體對華強硬,除了特朗普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地緣經濟研究資深研究員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指出,當前美中經貿關係的緊張已超越關稅與出口管制本身,暴露出華盛頓在對華政策上的缺乏協調與一致性。他批評稱,美國政府內部在經濟安全議題上「右手不知道左手在做什麼」,例如喬治亞州現代汽車工廠突遭調查事件,就體現了聯邦各部門之間的政策錯位。
他表示,近年來華盛頓對中國的態度整體趨向強硬,但特朗普本人是個例外。

「唯一的例外是特朗普。他似乎並不太在意這些問題……他真正想要的是與習近平會面,達成一筆『大交易』。」

在古德曼看來,這種以個人互動和交易為導向的外交心態,使美國對華經濟安全政策缺乏長期戰略一致性,也削弱了盟友對美國承諾的信心。

古德曼分析,韓國和日本等美國盟友對美中關係的前景「既感興趣又擔憂」,因為他們一方面認同美國在安全領域的立場,另一方面又依賴與中國的經濟聯繫。

「他們正帶著興趣和憂慮觀望,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加緊對華限制,還是該有所收斂。」
他補充說,日韓等國清楚自己在美國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但也擔心被迫在經濟安全名義下犧牲本國利益。

路透社報稱,隨著美國政府考慮擴大人工智慧與半導體出口管制,亞洲盟友擔心供應鏈受到衝擊。

特朗普政府今年春季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並威脅將部分品類提高至100%;中國隨即反制,將對美進口商品的平均稅率從84%提高至125%,並對農產品、機械設備和高科技零部件加徵關稅。美聯社形容,這是「經濟史上最大規模貿易戰」的延續,戰線正從傳統商品延伸至戰略性資源與供應鏈控制領域。

外交學者:中美均在相互「誤讀與誤判」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經濟項目主任菲利普.勒克(Philip Luck)認為,當前美中貿易關係已進入「再一次升級」階段。他還指出,大豆、牛肉等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急劇下降。中國在農業領域的反制措施明顯,這一做法的邏輯與上一輪貿易戰相同。

「他們在農業領域的做法和2018年完全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正是我們應該預料到的,那就是你們卷入了一場貿易戰。你們給美國農民——一個重要的政治群體——帶來了痛苦。」

勒克還指出,美中摩擦不僅限於關稅,更在於相互誤讀與誤判。他提到,雙方在稀土與軟體出口管制上的針鋒相對愈演愈烈,美國視中國的回應為升級,而北京則認為是「重新設定」。

路透社此前報導,中國日前加強了對稀土、石墨等關鍵礦產的出口許可制度,要求含有中國原材料或技術的外國產品必須獲得審批。這一舉動被外界普遍視為對美國半導體出口限制的回應,也讓所謂「技術冷戰」成為貿易戰的新前線。

兩國都自認為佔了上風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中國事務主任韋德寧(Dennis Wilder)形容當前局勢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重量級拳賽」,「兩國都自認為佔了上風」。他分析說,北京方面誤判了特朗普的性格與目標。「北京有一種看法,認為『東風壓倒西風』,他們可以操控特朗普,因為他只是個想與中國做生意的商人。」

他說:「兩位領導人都以為手中握有勝算,但其實誰都沒有。」

但韋德寧判斷,在即將到來的APEC峰會上,美中雙方可能會暫時緩和。

「我樂觀地認為,這次會議上雙方可能會作出策略性決定,延長目前的停火。特朗普不會把關稅提到100%,而中方也可能會在稀土出口限制上稍微退一步。」

韋德寧批評美國商務部近期將「一萬多家中國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的做法「完全不可操作」,認為這一舉措讓美國企業在對華經營時「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盡職調查」。他認為特朗普本人可能並不了解這一政策的實際影響,顯示出白宮內部在對華政策執行層面存在明顯脫節。

美中競爭正從貿易延伸到全球經濟秩序

在地緣政治方面,韋德寧指出,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扮演著關鍵的經濟支撐角色,如果沒有中國過去三年的援助,「普京不可能維持這場戰爭」。他透露,中國通過機床、晶片等關鍵設備幫助重建俄羅斯的國防工業,也因此在外交上陷入被動。勒克也指,中國的援俄立場也使歐美盟友對北京的政策態度更為強硬。

隨著特朗普與習近平可能在韓國APEC峰會期間會面,外界預期,即使出現短暫的「停火」,中美之間的經濟與技術對抗仍將持續。美聯社評論稱,稀土、晶片與人工智慧將成為新一輪博弈的核心,而「美中之間的競爭正從貿易延伸到影響全球經濟秩序的規則制定」。

標籤:中美貿易戰特朗普習特會習近平關稅戰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中國晶片泡沫仍在爆破階段 浙江福建仍有晶片廠破產
下一篇 班農: 白宮有「全盤計劃」繞過憲法 讓特朗普2028年連任

編輯推介

「港澳平」批散播「祝福名單」屬干擾破壞選舉 評論:營造沒有中國干預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煙花爆破藝術家 再炸巴黎龐比度中心 法國民眾批黑煙令人窒息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班農: 白宮有「全盤計劃」繞過憲法 讓特朗普2028年連任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美專家憂美國對華政策混亂「特習會」只能暫緩緊張局勢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中國晶片泡沫仍在爆破階段 浙江福建仍有晶片廠破產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最多瀏覽

英倫中港矛盾|食檔被中國大媽掃場 港人損失逾4萬英鎊黯然退場
2025 年 10 月 22 日
Chickeeduck網店結業|四年前遭東莞海關充公貨品   正版貨被放售淘寶   周小龍斥:呢班土匪嚟!
2025 年 10 月 22 日
駭客組織「匿名者64」駭入多個中國政府部門網站 發布反共文章及圖片
2025 年 10 月 22 日
路透社:特朗普考慮對華極限施壓 禁止全球對華出口含美國軟件或零件產品
2025 年 10 月 23 日
國際資本在華「進退兩難」千億美元投資面臨大虧損
2025 年 10 月 22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即時頭條港聞

英國半年報告|提及獨媒、法庭線被查稅   新外相指打壓獨立傳媒違《中英聯合聲明》承諾

2025 年 10 月 24 日
國際

白宮宣布特朗普與習近平下週四舉行雙邊會談

2025 年 10 月 24 日
A1兩岸

中共四中全會|涉及香港不足20字   無再提一國兩制   李家超:感到鼓舞和振奮

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