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基輔郵報》周二(11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正推動修改聯合國其中一項年度決議,擬刪除確認烏克蘭領土完整及譴責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及其他地區的相關用語,這引起烏克蘭及國際盟友的憂慮,擔心這將削弱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入侵的譴責。該決議以往一直是國際社會重申支持烏克蘭主權的重要外交工具。
《基輔郵報》引述兩名熟悉聯合國內部討論的人士透露,美國正要求將決議標題改為更廣泛的「烏克蘭戰爭」(The War in Ukraine),並刪除「領土完整」(territorial integrity)及「侵略」(aggression)等字眼。此聯合國決議全稱為「烏克蘭暫時被佔領領土的人權狀況,包括克里米亞自治區及塞瓦斯托波爾」(Situ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the temporarily occupied territories of Ukraine, including the Autonomous Republic of Crimea and the city of Sevastopol),每年都獲得廣泛支持。去年12月,美國聯同77個國家投票支持該決議,最終以78票通過,內容明確確認保障烏克蘭領土完整及主權,並譴責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譴責俄羅斯佔領區內惡化的人權狀況。
歐洲外交官:華盛頓再一次背離烏的利益
《基輔郵報》同時指出,美國此舉被視為試圖淡化聯合國對俄羅斯入侵的一致譴責。一名歐洲特使向《基輔郵報》表示:「這是華盛頓在關鍵外交時刻再次背離烏克蘭核心利益的例子。如果語言被刪除,對莫斯科的訊息就是美國不再領導捍衛國際秩序。」歐洲邁丹新聞社(Euromaidan Press)報導,美國要求刪除「領土完整」表述,是普京最大的外交勝利。同時引述消息稱,多名歐洲國家外交官據報正遊說美國在投票前改變立場。
美國官員據稱堅持此修改是為了令決議「更包容」及「前瞻性」(more inclusive and forward-looking),但西方外交官私下形容這是特朗普正淡化對俄羅斯侵略行為的表述。一名資深歐洲外交官向《基輔郵報》強調:「這不是語義問題,而是世界是否繼續確認俄羅斯佔領為非法,還是開始視之為既成事實」。烏克蘭評論(The Ukrainian Review)指出,此舉反映特朗普政府試圖軟化聯合國對烏克蘭的立場。
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負責人權及人道事務,預計在未來數週內就該決議投票。此爭議發生之際,正值烏克蘭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於10月27日向同一委員會提交最新報告,結論指俄羅斯部隊透過系統性無人機攻擊及強迫遣送,在佔領區犯下反人類罪,包括謀殺及強制轉移。委員會主席埃里克·莫塞(Erik Møse)表示:「這些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國家政策的一部分,旨在抹除佔領區內的烏克蘭身份及存在。」
中國媒體:美俄關係再次走近
中國網易新聞亦有引述相關報道,認為這是美國再次背離烏克蘭利益的體現,並推測美國可能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達成交易,以自身利益為優先。 報道引述國內評論作出以下總結: 「總的來說,美國可能會為了自身利益「出賣烏克蘭」。一旦烏克蘭被美國拋棄,澤連斯基將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烏克蘭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現屆美國政府上台以後,美俄之間曾經出現過短暫的蜜月期,現在看來雙方的關係有可能再次走近。因為美國認識到,在烏克蘭問題上,美俄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對抗到底不如合作共贏。」
美國在今年 2 月曾向烏克蘭施壓,要求撤回由烏克蘭主導、要求俄軍「立即撤出烏克蘭」的聯合國大會(UNGA)決議草案,並改為採納一項由美國擬定、但不提及俄羅斯侵略責任的版本。 在同一時間,聯合國安理會(UNSC)通過了由美國提出的決議,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第 2774 號(UNSC Resolution 2774),該決議並未明確指責俄羅斯侵略,當時歐洲主要國家對其表示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