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周二(25日)辯論收緊移民政策對人道簽證的影響,多名議員明確反對內政部擬提高 BN(O) 持有人申請永居的門檻。他們批評要求港人符合新的入息門檻及更高英文水平,形同「臨完場搬龍門」,強調港人努力貢獻和融入社區,政府應踐行原有承諾。內政部早前向《追光者》指這兩項要求將適用於港人,大臣在國會回應時亦重申說法,形容對申請永居者來說是「基本」要求,但指會考慮豁免部分社群;至於諮詢文件原列為不作諮詢的英文要求,他亦表示會再諮詢,但強調未有定案。
發起辯論的工黨議員 James Naish 會後接受《追光者》訪問時指,辯論反映跨黨派共識,大臣亦有認真聆聽,他對此感到鼓舞。他強調今次辯論向在英港人傳遞的關鍵訊息,是應積極表達意見供內政部考慮。記者亦邀請大臣受訪,惟他婉拒並稱已在辯論交代重點。據記者統計,除大臣外共有 27 名議員發言:工黨 16 人、自由民主黨 8 人、保守黨 2 人、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 1 人。發言者包括多名資深政界人物,如保守黨前保安事務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工黨前影子內閣大臣以及自由民主黨前黨魁等。
英國政府上周公佈就改革移民措施展開諮詢,建議所有申請永居者須滿足五項「強制要求」,包括英文水平達 B2 程度,即與英國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A-level)看齊,並於過去 3 至 5 年內按年入息高於 12,570 鎊(約128,300 港元)的個人免稅額。根據現行準則,當居住足夠年期符合申請永居資格時,港人只須證明英文已達 B1 程度,即水平與英國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看齊,亦沒有任何入息要求。
批新要求「搬龍門」影響深遠 議員籲英國守信
多名議員以「搬龍門」形容內政部的建議。James 發言開始辯論時指,BN(O) 是人道簽證而非經濟移民途徑,許多港人收入不高但具備資產,當中亦有自僱人士、家庭主婦、在學學生、年邁夫婦等,難以達到嚴格的薪金門檻,因此對新入息要求深感憂慮。他亦提到數以千計港人已付費考取 B1 英文水平證明,如今提高要求至 B2 是「搬龍門」。他強調獲批永居將容許港人提取強積金、以本地生學費入讀大學,以至持英國護照出國等,因此「絕非技術問題,而是關乎他們在英國能否安全和有尊嚴地生活」。
工黨議員 Ben Goldsborough 指,港人申請 BN(O) 時,獲明確告知沒有入息要求,亦質疑即便是國會議員,要於數月內達到 B2 即 A-level 的英文水平,對在座議員亦是「不切實際(unrealistic)」,引來一片哄笑。另一名工黨議員 Sarah Hall 則指,新要求是「臨完場搬龍門」,指有港人選民已滿足其時申請 BN(O) 簽證的要求,於來年準備申請永居,但現時卻要擔憂可能未達 B2 的英文寫作水平,或家庭成員收入不足,敦促政府確保過渡安排保障已持 BN(O) 簽證的港人。
諮詢文件收緊移民政策,Sarah 回應當中政府指永居制度要公平:「無可厚非的是,移民制度固然要清楚和公平,但公平和法治是雙向的概念。港人家庭已遵從所有規定:支付所有費用,毅然移居英國,並從抵埗第一天起便為社會和經濟作出貢獻。(Of course the immigration system needs clarity and fairness, but fairness and the rule of law cut both ways. These families followed every rule: they paid the fees, they made the leap, and they contributed to our economy and our civic life from day one.)」
自民黨議員 Pippa Heylings 則指,港人原有的 BN(O) 5 + 1 移民途徑,已經比其他前英國殖民地所狹窄,很多人一年後就可申請永居,現時再收緊不僅不公,亦有違人道保障的原則。自民黨議員 Will Forster 同樣以足球作比喻,指政府擬在比賽開始後「搬龍門」,更改人道簽證持有人的規則,做法不公不義,有違英國核心價值,呼籲國會必須制止。
董勤達則指,調整 BN(O) 永居門檻事關重大,問題不僅是融入與否,更牽涉港人對跨境壓迫的恐懼。他解釋若在英港人身份不獲肯定,「他們會擔憂被擄回香港,如黎智英案所顯示,遭受極其可怕、嚴重的懲罰」。因此,他認為討論的核心不止於居留權,更關乎保障英國公民的自由。
內政部褪軚 諮詢語言入息要求 James 稱感鼓舞
諮詢文件建議所有申請永居者都需符合「強制要求(mandatory requirements)」,包括新的入息要求和英文水平,內政部早前回覆《追光者》查詢時亦指新規定將適用於港人。工黨移民及公民事務次官 Mike Tapp 最後發言時確認說法,形容「強制要求」對申請永居者是「基本(basic)」和「合理(reasonable)」 ,指 BN(O) 簽證持有人若達到它們,將可繼續於居英滿 5 年後定居。
然而,他表示政府會考慮是否豁免部分社群,目前未有定案,並承諾就過渡安排和英文要求進行諮詢。他亦指出,政府會審視議員提出港人「收入低但具資產」的有力論點,以及研究是否將 BN(O) 簽證延伸至 1997 年後出生的港人。根據諮詢文件,英文要求原本不屬諮詢範圍,而入息規定亦僅諮詢計算年期。
James 會後受訪表示,辯論顯示跨黨派立場一致,而大臣顯然有認真聆聽,會將議員們的看法帶回內政部考慮,他對此感到鼓舞。他又說,大臣已明確表示目前仍處於諮詢階段,會考慮今日辯論及整個諮詢期間收到的意見,強調今次辯論向在英港人傳遞的核心訊息,是應積極分享個人故事與看法,以供內政部參考。
發言者皆沒有官職 九月出席大臣官階較高
諮詢期為期 12 周,將於明年 2 月中結束,內政部預計新措施會在 4 月起實施。英國由下議院最大黨組成政府,部分議員出任各部門大臣(minister),反對黨則設立相應的影子內閣以監察施政。沒有官職的議員通常坐在後排,因此被稱為後座議員(backbenchers)。今次舉行辯論的「後座議員事務委員會」(Backbench Business Committee),是政府大臣了解黨內以至國會關心議題的重要途徑。因屬後座議員辯論,今日所有發言者均不具官職。
英國大臣行三級制:內閣大臣(Secretary of State)、國務大臣(Minister of State)及又稱「初級大臣」的政務次官(Parliamentary Under-Secretary of State)。今年 9 月,國會就港人聯署舉行辯論時,內政部派出國務大臣 Alex Norris 出席,其官階高於今次出席的 Mike Tapp。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22
- 2025 年 11 月 21
- 2025 年 11 月 21
- 2025 年 11 月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