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續下滑,最新民調顯示其第二任期內的認可度已降至新低點。根據多家權威媒體與民調機構的數據,這一趨勢主要源於經濟低迷、通脹上升以及關稅政策引發的不滿,尤其是中間選民與有色人種群體的支持度明顯流失。特朗普本人則一再指責這些民調為「假民調」,但事實顯示,其支持率與年初相比已大幅回落。
根據2025年10月至11月初的多項全國性民調,特朗普的總體認可度已跌至37%至46%的區間,低於其第二任期初平均支持度約45%,也低於他的第一任期。
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國家現況「非常糟糕」
CNN/SSRS民調(2025年11月3日發布):特朗普認可度為37%,不認可度高達63%。這是其第二任期內的新低點,較10月中旬下降約3個百分點。調查顯示,68%的受訪者認為國家現況「非常糟糕」,主要歸咎於通脹與生活成本上升。尤其在中間選民(獨立派)中,支持率僅剩32%,較上月下滑5個百分點;在有色人種群體(如非裔與拉丁裔)中,支持率降至25%以下,原因包括反非法移民政策與經濟不平等的加劇。
美聯社-NORC民調(2025年10月底發布):認可度為38%,不認可度為58%。該民調強調,公眾對特朗普處理經濟議題的滿意度僅35%,特別是關稅政策被視為加劇通脹的元兇。少數族裔支持率下滑明顯,非裔選民支持率從選舉時的約20%降至15%,拉丁裔則從30%降至22%。中間選民的不滿主要集中在醫療與基礎設施投資的延遲。
經濟學人/YouGov民調(2025年10月28日發布):認可度為39%,不認可度為57%。這一數據顯示特朗普在保守派選民中的支持仍維持在80%以上,但中間與自由派選民的流失加速。調查指出,超過半數的有色人種受訪者認為特朗普的政策加劇了種族分歧與經濟不公。
其他機構如Gallup民調顯示認可度約40%,而ActiVote與Rasmussen等較親共和黨的機構則報告46%至50%的較高數字,但整體趨勢一致顯示下滑。Nate Silver的Silver Bulletin分析指出,平均認可度為38.5%,較9月下降約4個百分點。
被訪者不滿外交、經濟、福利被削
這些數據源自全國隨機抽樣調查,樣本規模通常超過1,000人,誤差範圍在±3%以內。下降主因包括:關稅導致生活成本上升(超過60%受訪者表示影響家庭財務)、政府關門事件影響「糧食劵」「醫療福利」等、以及對國際衝突(如俄烏戰事)的處理不滿。多項民調指出特朗普在獨立選民中的支持率從選舉時的45%降至30%以下。
特朗普指責「激進左翼媒體」操縱
特朗普多次公開指責負面民調為「假新聞」、「假民調」,指責這些調查由「激進左翼媒體」操縱。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發文稱:「這麼多假民調被激進左翼媒體展示,向民主黨與極左翼傾斜。」2025年10月27日,特朗普回應一項民調時表示:「如果民調不好,我就說它是假的!」類似言論在2025年4月與10月多次出現。
這些民調來自獨立機構,如CNN/SSRS與AP-NORC,均使用標準科學方法,且多數機構在過去選舉中預測準確。特朗普傾向引用Rasmussen等偏向其支持者的民調(顯示認可度約50%),但主流分析(如Pew Research)指出,這些民調樣本往往過度代表共和黨選民。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也曾發布正面數據,但未提供獨立驗證。特朗普的指責缺乏具體證據支持,而是基於其一貫對負面報導的回應模式。
共和黨能否維持國會控制權面對重大挑戰
特朗普的支持率與其當選期及歷史高峰相比,呈現明顯對比。2024年大選時,McLaughlin & Associates數據統計,特朗普平均認可度約45%,峰值達49%。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平均認可度為41%,高峰值在2020年初約45%。Gallup與Pew Research的長期追蹤顯示,特朗普的認可度從未超過50%穩定維持。
美國兩黨正全力準備2026年國會中期選舉,接過去美國歷史顯示,認可度低於45%的總統,其政黨平均會在國會選舉中失去30席以上。
參議院預測:共和黨預計失去約4席。目前共和黨控制參議院,若損失3席以上,可能喪失多數。CNN最新數據顯示民主黨選民參與意願高於共和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