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11月初再度爆發罷工潮。據網上資料統計,僅在11月1日至4日,中國各地發生至少16宗製造業工人罷工或集體追薪事件,幾乎全數與「長期拖欠工資」有關,拖欠時間由兩個月至一年不等,反映經濟持續下行、企業資金鏈持續收緊的情況下,欠薪問題在中國基層勞工之間愈趨普遍。
罷工事件遍布多個省市,包括廣東、江西、浙江、湖南、安徽及湖北等地,涉事企業從陶瓷、服裝、家具,到新能源與電子製造業都有,顯示問題並非個別行業,而是整體經濟疲弱下的系統性危機。除了不滿工廠拖欠工資,有工人更加在廣東佛山公共衛生中心,以及江門市疾控中心外面舉起橫額,抗議科興、萬泰國產HPV疫苗推廣商剋扣工資、拖欠費用,未有繳納俗稱「五險一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中小企資金斷裂 工人生活陷困境
隨着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外需減弱,加上國際貿易戰與成本上升,眾多中小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資金鏈斷裂成為常態。然而中國工會組織薄弱、法律援助有限,工人一般缺乏保障,部分企業在資金斷裂後,負責人往往選擇「走路」或轉移資產,使工人討薪無門,部分被迫採取更激進行動的工人,往往要承擔隨之而來的關押,甚至判刑的風險。
製造業罷工潮早有前兆
這波工潮並非近期才發生。今年8月1日至9月2日,僅33天之內,中國製造業也曾發生22宗工人集體維權行動,涉及醫藥、紡織、航天、包裝、汽車零配件和半導體等多個行業。當時分析認為,經濟下行導致訂單大減、經營成本急升,加上強制社保政策推行,令中小企業承受沉重壓力,資金鏈普遍收緊。
不過事隔僅兩個月,工潮再度密集爆發,反映製造業困境未有改善。欠薪問題持續擴散,勞資矛盾再度升溫,對工人而言,工資是唯一收入來源,長期拖欠形同切斷生計。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0 月 11
- 2025 年 10 月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