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文字大小Aa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離散・港情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A1港聞

港大論文風波|通訊作者葉兆輝指學生用AI整理時未檢查 學術界斥推卸責任

追光者報道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分享
12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香港大學博士生用人工智能(AI)協助撰寫論文,於學術期刊出版後被揭發引述的參考文獻中,逾三分一並不存在。論文作者之一(通訊作者)、港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葉兆輝證實,其博士學生即論文第一作者,利用AI整理引用資料時未檢查內容致出錯,但重申「成篇文內容都係無問題」,不涉及學術誠信問題。有學術界人士批評葉兆輝推卸責任,漠視文獻的重要性。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生白逸銘(BaiYiming)撰寫題為「Forty years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Hong Kong」(香港40年來的生育轉變)的論文中,引用了61項參考文獻,包括學術論文、書籍和政府統計處資料等,部份有數碼物件識別符(DOI)或Google學術超連結,但點擊後僅顯示「DOI Not Found」或「Sorry, we couldn’t find this article」;而標示引用學術期刊的文獻,則無法在相關期數尋找對應資料,包括一篇以葉兆輝署名的論文也「不存在」,最少有24篇參考文獻無法考究其出處。

該論文除了列出白逸銘為第一作者、葉兆輝為通訊作者外,署名作者還包括港大統計與精算學系副系主任屈錦培、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教授林國輝、中國吉林大學數學學院副教授蘇鈵鈞,及香港政府統計處統計師等共6人。

涉事論文上月刊登於「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英語學術季刊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當代中國人口與發展),屬「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由國際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刊出,葉兆輝是期刊編輯委員會成員之一。

葉兆輝:成篇文內容都係無問題 不涉誠信

對於使用AI虛構文獻的質疑,葉兆輝回應《香港01》,是白逸銘用AI整理引用資料時,沒有檢查內容導致出錯。不過,他重申「成篇文內容都係無問題」,已經過兩次學術評審(Academic Review),強調沒有捏造任何文章內容,事件「唔係Integrity(誠信)問題」。

葉兆輝表示自己刊登過逾百篇論文,「多一篇唔多,少一篇唔少」,沒有犯險的必要。他又稱對事件失望,而自己作為通訊作者未做好把關亦有責任,並坦言其他作者僅提供數據,「責任在於我同學生」,他對影響港大、期刊的聲譽表示歉意。

期刊方面,葉兆輝透露已主動向出版社報告事件,稱對方接受其解釋,並允許於未來數日重新上載「正確版本」,他會親自「逐粒逐粒」檢視新版本的引用內容,形容「不容有失」。對於出錯的博士生,葉兆輝認為她一向表現良好,今次是她首次使用AI整理引用資料,會給予「Second Chance」(第二機會),並要求她修讀一個如何更好地使用AI的課程。

港大展開核查 出版社知悉「不準確之處」

港大則表示高度重視,已按既定程序對相關人士展開核查,如發現研究處理存在失誤,會按程序跟進處理。出版社 Springer Nature的聲明表示,論文作者已通知因投稿前的疏忽,參考文獻及內文有「不匹配和不準確之處」,強調「文章的核心結論、實證數據的有效性或理論框架的完整」不受影響。

學術界:推卸責任 太過包庇

事件在學術界引起高度關注,有匿名學者向教育新聞平台《教育刺針》分析,葉兆輝「成篇文內容都係無問題」的講法反映他視文獻為「裝飾」,完全漠視文獻的重要性。學者又批評,葉兆輝將出錯歸咎於學生身上是「推卸責任」。

該學者形容,出版社容許葉兆輝呈交修改版本的做法「好有問題」,刊登後仍讓作者修改而不調查「太過包庇」,應「撤回」論文維護學術界聲譽,「唔可以就咁交過份新嘅就算數」,不排除是「畀面」葉兆輝。

蘇格蘭大學研究員Andrew Yu亦認為葉兆輝「內容並非捏造」的說法「講唔通」,稱若文獻回顧建基於假文獻,意味「開頭啲嘢錯,後面啲嘢就會collapse,就好似一個根基唔穩嘅金字塔」。

標籤:AISpringer人工智能文獻港大白逸銘葉兆輝誠信論文香港大學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高市早苗稱台海衝突或影響日本存亡 中國駐大阪大使揚言斬頭 高市:無意撤回
下一篇 反恐二案無罪被告吳子樂 脫罪後再被捕今向高院申保釋被拒

編輯推介

Pulse 快評|昔日可愛角色My Melody為何淪為眾矢之的?(林兆彬)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公院殮房收費爭議|指食環遺體火化時段如演唱會式搶飛 業界揭每月至少10多名家屬碰壁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支聯會案.倫敦直擊|百人中使館外聲援被告 「洋粉紅」鬧事被捕後獲釋 前常委:鄒幸彤頻遭囚「水飯房」  好孤獨好慘
2025 年 11 月 10 日
濤釋世界|香港的正體字還能「活」多久?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圖解DATA︱柬埔寨跨國電騙集團瓦解 全球緝捕主腦凍結逾千億資金 港府反應慢三拍
2025 年 11 月 9 日

最多瀏覽

卡尼宣告加美經濟關係決裂  重啟與中、印接觸與合作
2025 年 11 月 10 日
中文教育眼|香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知易行難
2025 年 11 月 8 日
柏林自由會議|蔡英文指民主體制正受威脅  強調台灣在民主陣營第一防線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國際品牌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星巴克、漢堡王易主引發市場關注
2025 年 11 月 11 日
讀者投稿|在英國嘅籃球場上,我搵返自己 (Andy)
2025 年 11 月 9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港聞

立法會選舉︱港澳辦稱選民「有得選 優中選」 單仲楷:北京指示要做好否則隨時有競爭

2025 年 11 月 11 日
A1北美

班農警告 :共和黨敗選會被清算入獄  甚至爆發內戰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港聞

兩警一男涉冒香港國安警串謀詐騙 辯方申永久擱置聆訊官准閉門處理

2025 年 11 月 10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