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正式開戰,社會除了關注候選人在選舉論壇的表現,他們的政綱也是重要一環。《追光者》從選舉事務處公開的161位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簡介中,盤點他們最關注的範疇,接近兩成半,即39名候選人指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國家等;當中最多功能組別候選人關注融入大灣區、把握十五五規劃機遇等,共20人。至於「愛國主義/教育」和「國家安全」,在161人當中分別只有11人提及,數量明顯較融入國家發展少。
「完善選舉」後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在「區區有得選」情況下,不再有自動當選的情況出現,選民自然更要留意候選人的簡介和政綱。
《追光者》翻查選舉事務處立法會選舉網站161位候選人簡介,盤點他們最關注的範疇。整體而言,如何貢獻國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重點範疇,共39人提到要「貢獻國家」、「心繫家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背靠祖國」等。
當中20名功能組別候選人、15名選委界別候選人都有提及。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候選人霍啟剛指要「深化大灣區文體旅融合」、「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選委界候選人鄧銘心則表示自己「心繫家國」;選委界候選人何君堯就指要「綠色實踐助國家」。
至於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功能組別有6人提及國家「十五五」規劃,例如法律界候選人陳曉峰,說要乘着「十五五」發展規劃的東風,為法律界及香港開拓商機及發展空間;工業界(第二)候選人王偉樑表示要「主動對接十五五」、「支持深耕灣區」。另外,功能界別60位候選人中,亦有兩成提及要推動大灣區合作項目等。
相較之下,地區直選的「國家」色彩明顯較少,只有港島東候選人李清霞、九龍中李慧琼及新界西北候選人周浩鼎,分別在政綱提及如「國家主權」、「背靠祖國」、「國家好香港好」。
「愛國」、「國家安全」分別只有11名候選人提及
自「反修例風波」後,港官經常強調要維護國家安全,在「完善選舉」後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愛國主義/教育」及「國家安全」分別只有11人提及。
地區直選方面,港島東候選人李清霞表示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維護國家主權」;港島西候選人楊哲安則說要「維護國家安全、捍衛一國兩制」。選委界候選人洪錦鉉表示「堅決維護國家安全」、「深化愛國教育」; 選委界候選人梁美芬則指自己是「一國兩制守護者」,要向社會各界「推廣國安法教育」、向國際社會「說好一國兩制故事」。
相較「國安」和「愛國」,今屆的地區直選候選人明顯較為關注民生議題,當中9人提及本地就業問題。其中新界西南候選人盧婉婷提及要堵塞輸入外勞漏洞、九龍東的張培剛則建議暫停高失業率行業輸入外勞。
另外,另有一些候選人未有提及具體政綱,只在簡介內寫上競選口號,例如選委界候選人何敬康就表示要「令香港更自豪!」
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還有24天,官方並設有39場選舉論壇。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14
- 2025 年 11 月 12
- 2025 年 11 月 11
- 2025 年 11 月 14
- 2025 年 11 月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