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專責委員會昨(12日)發表重磅報告,指控中國幾十年來一直系統性地干預及操縱全球關鍵礦產市場的價格,並將這種控制力視為地緣政治的「經濟武器」,以犧牲美國利益為代價,擴大其製造業和全球影響力。報告更將矛頭指向香港,指港交所(HKEX)持有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容易受到北京影響」。
美中戰略競爭專責委員會(U.S. 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由共和、民主兩黨議員組成,委員會發表的報告全長50頁,身兼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眾議員穆倫納爾(John Moolenaar)以強硬措辭警告,中國對關鍵礦產的影響力,「仿如將已上膛的槍指向美國經濟」,美國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否則會危及國家安全。
穆倫納爾曾任職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Company),具化學專業背景。他指北京的操作手法,例如利用其全球最大關鍵礦產加工國的地位,使美國及其盟友,幾乎無法確定稀土等多種金屬的真實價格,造成美國大量工作流失和美國礦企倒閉。
指控北京壓鋰價撐產業 美方憂中國壟斷加劇
報告同時指控,中國刻意針對鋰和稀土產業,透過推高或壓低價格來扶植自身經濟,每當鋰價上升時,中國都會採取行動壓低價格,藉此維持其全球加工地位。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去年尋求入股Lithium Americas時,亦曾以鋰定價不透明為理由,反映美國當局對中國主導地位的長期憂慮。
眾議院的報告同時獲民主黨首席議員、代表伊利諾州的眾議員克里希納穆提(Raja Krishnamoorthi)支持,意味在關鍵礦產議題上,國會罕見地達成跨黨派共識。
報告點名LME 質疑定價或受北京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眾議院的報告特別提及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由港交所持有,全球許多礦產都在此交易,報告指LME自稱其價格能「如實反映全球供需」,但在中國對港交所「從旁施壓」的情況下,外界難以判斷其公布的價格,是否確實反映全球供需。
倫敦金屬交易所發言人回應指,LME受其所在地英國的法律與監管約束,並強調LME 的所有主要價格,都是基於國際參與者透明的交易活動所決定。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0 月 30
- 2025 年 11 月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