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港人周六(15日)將再度聯合西藏、維吾爾等族群,在倫敦發起遊行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也是近期首次重返規劃選址舊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 Court)。英國政府自5月起多次押後就規劃作最終決定,有份組織示威的前灣仔區議員張嘉莉接受《追光者》訪問時承認,政府採取「拖字訣」的確令港人參與示威的熱情減退,但她指英國近月爆出多宗涉及中共滲透的事件,舉辦示威有助本地社群更了解中共在英國影響力的全面情況。
《追光者》記者梁銘康報道
上星期有港人組織在社交平台呼籲「要人」,指報名由雪埠(Sheffield)及列斯(Leeds)前往倫敦參與示威的旅遊巴人數只有半車,未達收支平衡目標。有份組織倫敦示威及包車的港人組織Re-Water CIC創辦人、香港公民代表會議成員張嘉莉周三(12日)向《追光者》表示,包車報名人數現時接近八成、達到收支平衡目標,但承認英國政府多次拖延就規劃作決定影響港人參與的意志和熱情:「大家都各有各忙,如果一個出(倫敦)一次,住得遠其實係吃力嘅。」
今次已經是今年第7度舉行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的示威,亦是第4次遊行,張嘉莉相信政府之後仍會採取「拖字訣」,那辦遊行示威還有用嗎?
「始終就係有人繼續出來、媒體會見到嗰件事,亦都真係越來越多本地人知道(超級)大使館的問題,他們自己會意識到、扣連埋間諜案同埋其他跨國審查一齊去理解」。張嘉莉認為,縱然示威人數可能減少,但最近接連發生「放生」懷疑中國間諜、雪埠有大學進行政治審查等種種事件,群眾活動可以令本地社群意識到中共對英國的威脅。
學者:工黨拖延或以年計 抗爭組織者應思考如何「畫大幅畫」
國際關係學者黃偉國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估計,工黨政府就規劃作決定的拖延可能以年計,認為在英港人需考慮將中國超級大使館的議題,與整體關注及反對中共影響英國的抗爭行動一同推動,而非視作獨立議題。
張嘉莉認為,中共已經深入滲透英國不同界別,例如中文教育、香港經貿辦有疑似間諜、還有姊妹城市等議題都值得關注,的確可以思考如何「畫大啲幅畫」,將香港、西藏、維吾爾等族群分別關注的議題連結起來。但該怎樣畫呢?張嘉莉未有答案:「具體意念其實未有嘅,但是每一次出去遊行或者集會嘅時候,大家係會有新想法嘅。我想每一次香港人都會再想到一些新的路向,希望可以跟其他群體碰撞的時候找一些新的出路。」
近月首次重返舊鑄幣廠示威 英警暫未提禁止或設限
今次遊行是近月首次重返舊皇家鑄幣廠,當日下午會由倫敦大火紀念碑(The Monument)出發,在鑄幣廠外集會後將會在塔橋(Tower Bridge)拉人鏈,展現守護塔村區(Tower Hamlets)的決心。張嘉莉透露皇家鑄幣廠居民一直關心何時再會在鑄幣廠外示威,今次的遊行路線某程度上是回應當地居民訴求。
大倫敦警方過去多次都對在舊鑄幣廠外的示威施加限制,更曾有港人被捕及起訴、最終獲撤控。張嘉莉透露,大倫敦警方代表已接觸過主辦方,暫時只是關心塔橋上的人鏈活動會否阻礙交通,至周三仍暫時未提及會引用《公共秩序法》(Public Order Act 1986)禁止或對示威施加限制。
***
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遊行
日期:11月15日(六)
時間:下午1時半至4時半
最新路線
📍 【1:30pm】遊行起點:Monument to the Great Fire of London
📍【2:45pm】集會:Royal Mint Court
📍【3:15pm】人鏈:Tower Bridge / Tower Hill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0 月 17
- 2025 年 11 月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