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文字大小Aa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離散・港情
  • 專訪
  • 評論
  • 社群園地
  • 專欄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文字大小Aa
追光者 Pulse HK News追光者 Pulse HK News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搜尋更多內容
  • 編輯推介
  • 港聞
  • 兩岸
  • 國際
  • 北美
  • 英國
  • 專訪
  • 離散・港情
  • 追光解碼
  • 圖解DATA
  • 評論
  • 專欄
  • 社群園地
  • 財經節目
  • Podcast
  • 關於我們
登入以瀏覽訂閱內容 登入
追蹤我們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專欄

今天是禮物|修訂《逃犯引渡條例》的涵義——【第五十八章:九成按揭與施政報告的真相:從樓價到世代落差的深層矛盾(2/3)】

吳明德
2025 年 11 月 17 日
分享
6 分鐘閱讀時間
分享

親愛的讀者:

自施政報告發表以來,坊間再度掀起討論樓價的熱潮。不少「行內人」甚至建議封盤,以便抓緊升浪。筆者認為,對林鄭這位幹練官僚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政策操作」,因她確實把部分市民的視線轉移,關注樓價是否再度攀升。

以下是一些香港房屋背景資料:全港約有230萬個住宅單位,其中55%屬私人住宅、35%為出租公共房屋及政府宿舍、10%為「居者有其屋」或類似計劃的單位。私人住宅中約10%為投資者持有的收租物業;換言之,市民擁有自住單位的比例約為55%,而仍屬租樓一族的市民約45%(包括公屋與私樓)。

1997年,董建華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希望10年後能達至八成人能居於自置物業,類似新加坡的模式。然而,他就任不久便遇上長達六年的經濟衰退與通縮,計劃最終無法實現。現今雖有約65%的住宅為自置物業,但當中10%屬收租用途,因此實際自住比例仍約55%。

林鄭提出的新政策是將「九成按揭」門檻由400萬元樓價提升至800萬元。即是說,有能力供樓者可借更多、付更多保費。按揭保險公司風險雖增,但可收取更高保費。例如額外兩成貸款,保費將增加約2至3%。政策實質並非放寬銀行信貸,而是放寬按揭條件,讓更多人表面上「有機會」買樓購置物業,由此製造了一種「政府幫你圓置業夢」的想像。

以現時利率計算,借款100萬元需月入約1萬元才符合資格申請按揭。若購置400萬元物業,借九成(即360萬),需月入3.6萬元;買800萬元物業,借九成(即720萬),家庭月入需達7.2萬元。換言之,受惠者主要是兩名大學畢業、工作5至10年的中產夫妻。他們以往負擔得起供款,卻缺首期,如今或可因政策入市。然而,問題在於——這批人會否在社會動盪下選擇入市?

吳明德博士

資深銀行家

《今天是禮物》專欄系列之前其他文章,請到《追新聞》網站瀏覽:https://thechasernews.co.uk/t/今天是禮物/

相關新聞

  • 今天是禮物|修訂《逃犯引渡條例》的涵義——【第五十七章:九成按揭與施政報告的真相:從樓價到世代落差的深層矛盾(1/3)】
    2025 年 11 月 10
標籤:今天是禮物反送中運動吳明德專欄施政報告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Whatsapp Telegram Threads Email Copy Link Print
上一篇 讀者文集|我的弟弟 (簡偉謙)
下一篇 濤釋世界|外交戰狼為一己私利騎劫外交政策

編輯推介

圖解DATA︱英國大規模改革庇護政策 20年永居等待期成歐洲之最 香港抗爭者受影響
2025 年 11 月 23 日
內政部回覆確認:新入息要求和B2水平適用於BN(O)港人 港人組織:極憂慮
2025 年 11 月 22 日
來論|《武士生死鬥》:明治維新下的武士末路(林兆彬 )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採訪手記|3小時4度致電英國內政部 記者如何在迷霧裏覓答案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圍爐啊喂|加拿大溫哥華陳橋新聞攝影展     英國雷丁《十年》十周年電影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倫敦開放心靈講座第六講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最多瀏覽

京城外望|明報已故老闆張曉卿不慎捲入中共高層權鬥
2025 年 11 月 22 日
那些我在英國遇到的香港人|那個公開自己拍拖的男生(泰來)
2025 年 11 月 22 日
美國逼烏克蘭接受「和平」方案   否則切斷情報共享及武器供應
2025 年 11 月 22 日
中國動用上百民用渡輪與貨船參與侵台演習 路透:規模或超諾曼第登陸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銅鑼灣書店事件10年|林榮基專訪 異鄉癌症復發 繼續賣書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支持 《追光者》

按此訂閱

其他新聞

專欄英國

鍾劍華時評|英國社會氣氛右轉,移英港人如何自處?

2025 年 11 月 23 日
專欄

Onward and Upward|How to study Shakespeare (and not hate it)

2025 年 11 月 18 日
兩岸專欄

濤釋世界|外交戰狼為一己私利騎劫外交政策

2025 年 11 月 15 日
上一頁 下一頁
追光者 Pulse HK News

《追光者 Pulse HK》是一個全新的香港人國際新聞平台,為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提供24小時新聞。

緊貼《追光者 Pulse HK》

《追光者 Pulse HK》擁有全部文章、相片及影片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