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沙田及港島兩間官立小學早前因容許學生在測考使用簡體字引起爭議後,九龍聖公會諸聖中學亦被指在統一測驗中容許學生選用簡體字作答。消息更指,校方在幾年前已經在測驗前發出通告,容許讓學生選擇以繁體或簡體作答,有個別班級更出現「大部分學生揀簡體、只有三四人選繁體」的情況。
粵語保育組織「Konghub」昨(20日)收到讀者報料,指諸聖中學多年來提供簡體字試卷,供不擅繁體字的學生選用,並附上一份以簡體字數學科統一測驗卷佐證。報料者認為有關安排「或動搖香港多年沿用繁體字的教學基礎」,並憂慮影響繁體字傳承,影響學生的文化認同及適應主流語文的能力。Konghub質疑教育局監管不力,恐令繁體字在港的使用空間進一步萎縮。
校方取錄大量新移民 聲稱「讓同學及早適應香港文化」
有網民指出,諸聖中學向來取錄大量新移民學生,對相關安排不感意外。《追光者》翻查資料發現,該校早於2012年向教育局提交的教學報告中,已提及校內「頗多是新來港學童」;時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亦曾於2017及2018年連續兩年到訪該校,「聽取校長介紹學校為新來港學生提供的支援」。此外,本台發現該校設有「小紅書」帳號,估計是有意向中國學生及家長招手。
不過,根據《2024/2025中學概覽》及《大公報》報道,校方標榜透過各類活動協助學生適應香港生活,包括舉辦「社區遊踪」、廣東話班及「繁體字班」,聲稱致力「讓同學及早適應香港文化」。
教育社交平台《教育刺針》引述一名該校老師解釋,諸聖中學是全港少數「按位津貼」中學,因此學校收入十分依賴收生人數。該老師指錄取的學生「學習動機、能力偏低」,因此即使自己不喜歡簡體字、普通話,只能用這些方法支援相關學生學習,並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熟習廣東話、英文,以及學習香港人的價值觀。
針對近期連串簡體字爭議,教育局早前曾重申教學語言政策不變,但學校可按「校本實況」決定測考安排,惟強調學生必須學習繁體字以融入社會,若學生未學繁體字,學校須提供支援。前特首梁振英早前亦在社交平台發文,批評容許棄用繁體字是學校「責任心不足」,強調新來港學生既身處香港,應努力學習繁體字。
本台已就事件向教育局及諸聖中學查詢,惟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相關新聞
- 2025 年 11 月 07
- 2025 年 11 月 06
- 2025 年 11 月 10


